贵妃小心翼翼的坐在椅子上以后,她才笑着说道:“不必担心,喊你过来,是为了一桩喜事。”
朱元璋也微微颌首,没错,确实是一桩大喜事!
郭贵妃有些摸不着头脑,她身为贵妃,一直待在后宫之中,哪里有什么喜事了?
此时朱元璋开口说道:“十三不是已经去大同就藩多时了么,朕和皇后想着,应该要给他定一门亲事了。”
朱元璋的这番话,顿时仿佛一道雷霆一般,直接劈在了郭贵妃的头顶上!
她整个人都有些晕乎乎的,心中十分惊喜,就连说出来的话都带着几分颤音:“陛下,您是说要为桂儿他定一门亲事?”
看到朱元璋点了点头,她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大喜过望,两眼含着热泪,起身跪倒在地:“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
天可怜见,宫中的这些成年皇子们,几乎每个人就藩时都定下了亲事,无论是成亲以后,还是去封地上完婚,至少都是结了婚、成了亲的!
唯独她的朱桂,当初在就藩大同时却毫无声息,一点成亲的迹象都没有。
这算怎么回事?
同是藩王,都是皇子,为何别人的儿子都成了亲,就她的没有?
郭贵妃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去问了朱元璋一句,却直接被打发了出来。
在此之后,她经常在午夜时分暗自哭泣,为自己儿子的苦命感到悲伤不已,试问天下父母,有谁不为自己儿女的婚事而操心呢?
可偏偏在朱桂这里,郭贵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哪怕后来朱桂送来那珍贵无比的宝蚕衣,又接连在封地上做出好大一番事业,郭贵妃始终还是心中郁郁,经常为自己儿子的婚事而忧愁。
眼下从朱元璋这里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她顿时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喜极而泣。
看到郭贵妃这幅模样,马皇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虽说朱桂不是她亲生的,但朱桂平时待她礼数十分周全,再加上后来朱桂做的这些事,尤其是一心一意的帮助朱标,让她对朱桂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她温言安抚着郭贵妃:“妹妹,这是大喜之事,你又何必哭泣呢?”
朱元璋也不怎么喜欢见到这幅情景,连忙跟着说道:“对,对,咱们还是赶紧来议一议十三的亲事吧。”
于是郭贵妃便擦干眼泪,坐了回去,开始认真的与朱元璋二人商议起朱桂的婚事来。
说是商议,但其实主要还是朱元璋和马皇后二人在讨论,郭贵妃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她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才会发表一下意见而已。
她想的很清楚,既然陛下和皇后愿意为自己儿子商议亲事,这就足够了。
自己虽然是朱桂生母,但人微言轻,还是不要过多参与为好。
反正,有马皇后在,料想朱桂的亲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然而,朱元璋和马皇后商议了很久,始终也没能定下朱桂的这门亲事来。
选个文臣家的女儿吧,马皇后总觉得有些不妥。
毕竟,从朱桂的表现来看,他是标标准准的太子党……
在她看来,朱标在文臣中间的威望与势力已经足够了,所欠缺的,是军中的支持。
因此她觉得应该给朱桂说一位武将的女儿,这样才比较合适。
但朱元璋就有些不太乐意了,在他眼中,朱桂不是搞新式火器,就是捣鼓望远镜这种军中大杀器,属实不能再和武将搭在一起了,否则将来还怎么制衡?
最好是能够搭配一位文臣家的女儿,这样才足够均衡。
再加上郭贵妃有时也小小的提一下自己的意见,朱桂的这门亲事,一时半会儿竟然定不下来!
不过到了最后,还是马皇后说服了朱元璋。
几人一致决定,就选魏国公家的二女儿了,选择良辰吉日,赐婚朱桂!
第九十七章 为朱桂定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