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剩下的半年时间里,他们该怎么办呢?
朱标摇了摇头,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朱桂会建议他来这里了,不亲身体验一回的话,根本就无法理解底层百姓们的艰辛。
朱桂也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轻声说道:“就算这样,还必须是在一家人省吃俭用的情况下,粮食才勉强够撑上半年的。”
“若是遇到了灾年……”
后面的话朱桂没有再说下去,但朱标心里却很明白。
遇到了灾年怎么办?老百姓吃不上粮食、填不饱肚子会怎么办?
无非就是借高利贷、卖儿鬻女,拖家带口逃荒要饭,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灾民出现!
他有些不寒而栗,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惭愧。
自己一直想要做个仁义明君,可底下的百姓们日子过得如此艰辛,随时都有可能家破人亡,他却根本就不知道……
过了许久,朱标才勉强打起精神来,他对朱桂说道:“十三弟,为兄一直以为你已经是无所不会,但还真没想到,你连种地耕田之事都如此精通。”
“当时你说要增加商税,降低粮税,我还有些弄不明白,今天跟着你来了这里,我才醒悟过来。”
“百姓们实在是过得太苦了!”
朱桂轻轻点了点头,这正是他今天带朱标来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桂笑着对他说道:“大哥,还是这句诗说的好啊,不亲身经历一回,就不会真正懂得这里面的真意,就没有发言权。”
“哈哈,”朱标听了这话,顿时也笑了起来,今天他算是懂得其中真意了。
“咱们大明以民为本,民又以食为天,这粮食,算得上是大明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朱桂笑着对他说道:“大哥,假如用盖房子来打比方的话,百姓们就是那地基,然后一层层的往上才是商人、士子、官员和我们。”
“这所房子坚固与否,完全取决于底下的地基打的牢靠不牢靠,若是地基都不牢靠……”
朱标接过话来说了一句:“那我看这房子也就快要倒喽!”
两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朱标很清楚朱桂话中的意思,这确实是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让他印象深刻。
“大哥你若是想成为一位仁义的明君,首先就应该要保证能让全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就得了天下。”
“只有事实都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关心底层的农民,对他们负责人,这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仁义之君,受天下百姓爱戴。”
朱桂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几分淡淡的不屑。
“千万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嘴上说着要体恤百姓,重视农民,却整日夸夸其谈,长篇大论,从来不为底层的百姓们考虑。”
“那样的话,是根本成为不了明君的,若是运气不好,甚至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十三弟,”朱标端正了自己的脸色,神情严肃而认真,冲着他说道:“我明白,你的话,我都记下了。”
在这一刻,朱标的内心是十分震撼的。
他觉得,此时的朱桂,就好像是他的老师一般,在传授他治理国家的真知灼见。
朱桂笑了笑,他对于朱标这位储君还是挺有信心的,只要朱标能够顺利成为皇帝,大明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只会越来越强盛。
“好了,歇息的也差不多了,大哥,咱们继续干活吧,还有半块地没锄完呢。”
看着朱桂扛起锄头往地里走去,朱标顿时脸色一苦,还要锄地?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那几个水泡,又看了看朱桂的背影,咬了咬牙,义无反顾的扛着锄头跟了上去。
兄弟齐心,合力锄地!
第六十二章 太子干农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