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三章 春耕新稻种[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朱标曾为此事专门问过他,朱桂很无所谓的说了一句:“百姓们总是小心谨慎的,虽然他们都很信任我,但是种田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他们一整年全家的生计,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第一年肯定会有百姓没有种新稻种,这很正常,只要等到其他人的田地亩产出来,百姓们自然就明白了。”
      “到时候,谁不让他们种新的粮种,谁就是他们的敌人了。”
      而且朱桂笑的很开心,“王府上的商队也赚了不少钱,就算是大同府的百姓们全都不种新稻种,我也完全补贴得起。”
      朱标被他这番话给彻底惊到了。
      好家伙,十三弟你到底赚了多少钱……
      不过朱标身为太子,钱多钱少对于他而言也就是个数字罢了,所以也没放在心上。
      “是的,殿下,我们亲自在城外查访了许多村庄,几乎家家地里都种上了代王殿下发下去的新稻种。”
      朱标点了点头,如此看来,十三弟也确实不用担心,大同府这里的百姓们,还是非常信任他的。
      “你们说,这新稻种,真的能达到亩产三十石吗?”
      朱标一行人来到城外农田旁边,他俯下身子,认真的打量着刚种下去的稻种,神情严肃。
      侍卫们互相对视了几眼,他们是亲眼看着农户们将这些稻种种下去的,代王府上也派出了许多管事,在各处田地里指导农户们该如何播种才会长得更好。
      但是,侍卫们内心也并不认为这新稻种真的能达到亩产三十石,这个数字实在太惊人了,他们虽然亲眼目睹了大同府的各种变化,也见识到了代王殿下的能力与本事,但还是对此难以置信。
      “殿下,我等认为三十石或许是夸张了些,但既然代王殿下这样说了,那肯定是会超过三四石的。”
      朱标并不是那种丝毫不懂农业之术的傻瓜皇子,从小朱元璋就一直教育他,要善待百姓,要经常下到民间去观察百姓民生。
      而且大明十分重视农业,对粮食的关注度极高。
      因此朱标心中很清楚,正常农田,能有三四石收成就可以称之为上田了,这种上田,一般农户根本就轮不上耕种,更多的还是些亩产一两石的中田,甚至是劣田。
      假如朱桂研发出的这种新稻种,真的可以达到亩产三十石的话,只要不出现意外,大同府这里,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大明的重要粮食来源地,朝廷也会给予这里更多的关注。
      朱标曾经担忧的问过朱桂,若是被敌国偷去了这新粮种怎么办?
      朱桂哈哈一笑,表示他这些粮种发放下去,都有着严格的记录,而且后续经常会追踪稻种的生长情况,无需担心此事。
      最后朱桂还神秘的笑了一下,低声说道:“就算有人偷去这些稻种也没事,这稻种是不能留种的,来年再种,必须从代王府这里领种子或是秧苗,想要靠私下留的种子,第二年只会颗粒无收。”
      朱标当时的表情,仿佛被人重重打了一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感叹道:“十三弟,你这样做,会不会有点太狠了……”
      朱桂乐了,他反问了一句,“都偷粮种了,难道还能轻饶了这些人?”
      朱标也就不说话了。
      在他心中,大明的子民比较重要,至于其他敌国的百姓如何,那他就不在意了。
      朱标站起身来,四下打量,他看到道路两旁来来往往的人群,脸色红润,身上也都穿的很暖和,显然生活条件都还不错,至少能吃饱穿暖。
      “我这位十三弟呐,可真是有了不得的本事!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大同府,被他治理的简直就是大明的楷模,是百姓们的福地啊!”
      ……
      此时距离过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春风渐吹。
      朱桂正在忙着办一件大事。
      他准备在大同府内,开设学府!

第五十三章 春耕新稻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