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 官驿和民驿[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朱标的性格比较和善,也非常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他发现朱桂的见识和才华都非常厉害,于是便立刻虚心向朱桂请教起来。
      朱桂看了他一眼,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对朱标说道:“太子哥哥,既然你问起治国方略,那我也就姑且随口一说,你听听看其中有没有道理便是。”
      论起治国方略来,十个太子朱标也比不上朱桂,毕竟他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
      但是朱桂并不想说的太多,因为治国方略有很多个方向,因人、因事而变,若是方向不对,反而会引发大明朝的动荡,别说是治国了,灭国倒有可能。
      因此他很认真的想了一想,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依我之见,大明想要变得强盛兴旺,首先就得让老百姓们都富强起来,只有他们生活变得富足了,安居乐业了,大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百姓们的小家强盛了,那么大明朝这个大家自然也就强大了。”
      “小家富,则国强!”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这句话说的倒也不错,只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大明朝才能够越来越好。
      这也是朱元璋和他一直在想法设法实现的目标。
      “那么,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保证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朱标询问道。
      父皇和他这些年殚精竭虑,也尝试过许多办法,但都效果不佳,百姓们的日子也没有好转到哪儿去。
      所以,当初他看到大同府百姓们的富足生活时,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惊讶,为何十三弟把此地治理的这么好?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朱标的脑海中,让他疑惑不解。
      朱桂很直接的说了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后世许多大能之士总结出来的真理,可谓万无一失。
      他在大同府,也是这样做的,反馈上来的效果极好。
      “修路?”
      朱桂听到这个说法,顿时有些走神。
      他想起了在大同府外看到的那些宽阔平坦的道路,确实与其他地方大不一样。
      至少外地往来的商队事可以轻松通行的,不像别处,道路十分崎岖难行。
      朱标站起身来,情不自禁的在院内踱步,思考起来。
      朱桂说完以后,也不再出声,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态度悠然自得。
      朱标来回踱了几圈以后,还是摇了摇头,觉得此事有待商榷。
      “十三弟,你这个想法是极好的,但我却觉得有些难办。”
      “毕竟这修路乃是一桩大事,大明疆域万里,不比你这大同府,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若是在大明全国各地都开始修路,这项工程何其浩大?只怕工期需要百年都不止。”
      “更何况,这修路必然要大动干戈,很容易便劳民伤财,伤了民间元气,不妥,不妥啊。”
      朱标对这个提议很是心动,但还是摇头否认了朱桂的观点,觉得此事不能轻举妄动。
      朱桂也不在意,想要富先修路这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理,朱标日后成了皇帝,自然会渐渐明白过来的。
      “那不妨换个方向便是。”
      朱桂缓缓说道,“朝廷在各地建立了大量驿站,可以尝试将这些驿站转为民驿,让百姓们可以通过驿站来传递信件和货物。”
      “当然了,官驿和民驿还是要有所区分,可以实行一块牌子两个单位这种做法。”
      “驿站还是那个驿站,但一分为二,官驿负责朝廷传递公文和消息,民驿则提供送信和快递货物的功能,当然,这是要收取费用的。”
      朱桂笑眯眯的说道:“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大节省了每年驿站养护的开支,说不定还绰绰有余呢!”

第四十章 官驿和民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