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父皇,这闻风奏事,是否可以再缓上一缓,也好让朝野之中都有个心理准备……”
朱元璋冷哼一声,“缓什么缓!准备?他们还要准备什么?让那幕后之人回去赶紧消灭线索吗?”
“这一次,要是还有人敢蓄意隐瞒,朕也不介意再多杀一些人!”
大臣们眼见朱元璋一意孤行,连朱标也劝阻不了,顿时吓得瑟瑟发抖,心知这回的闻风奏事是必定会开启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堂上肯定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他们心中十分苦涩,同时又惊又怕,但摄于朱元璋的威严,谁都不敢再多说话了。
“都下去吧。标儿,你留一下。”
朱元璋发泄了一阵以后,也微微感到有些疲惫,他示意群臣全都退下,只留下太子朱标一人在御书房。
“你可知道,咱为何一定要开启这闻风奏事?”
御书房内此时已经被太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朱元璋坐了下来,倚靠在椅子上,沉声向朱标发问。
朱标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有些不解的回答:“父皇,臣知道您因为此事而感到愤怒,但就这样开启闻风奏事,是否会有些不妥?儿臣心中担忧,会不会引发朝堂震荡?”
“标儿,你这样想,也是对的。”
朱元璋此时怒气已经渐渐消散下去不少,他对朱标说道:“闻风奏事一旦开启,肯定会让朝野中都出现动荡,但是,只有产生这种动荡,才能让那些幕后之人无处藏身,最终暴露出来。”
“这些人,咱是一定要把他们给揪出来的!”
朱标若有所思,原来自己父皇心中,早就已经有了打算。
他虽然向来仁德宽厚,但对于这些敢于刺杀自己兄弟的黑手们,也感到十分痛恨。
“原来如此,既然父皇您已经做好了准备,那看来这些人是跑不掉了。”
朱标虽然不喜欢闻风奏事这项制度,但既然能够帮助朱元璋抓到这些幕后黑手,他也不愿意再做什么滥好人。
“嗯,标儿你要知道,十三他现在手里的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也太让一些人眼红了。”
朱元璋提醒道,“上一次咱在宫中,居然都有嫔妃为了新盐一事说话,简直可笑!”
朱标听后一怔,这盐商们的手脚竟然这么长,都开始伸到朱元璋的后宫里来了?
他身为大明太子,倒没怎么关心过钱财之事,朱桂上次送过的盐,他亲自尝试了一下,品质和卖相倒是极好的,却没想到外面商人们已经为这新盐打起来了。
“看来十三弟发明的这种新盐,倒是吓到了大明的盐商们……”
朱桂若有所思。
朱元璋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恼火的说道:“何止是新盐?那些新式火枪,蒙古人的特产,还有他新开辟的那些商路,哪个不让人眼红?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盯着他,个个都想从他身上咬下一口肉来!”
“其他的倒也罢了,最关键的就是这新盐!”
“大明现在每年的盐政收入,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就连咱有时候都看了头疼。”
“十三这个新盐一出,不知道妨碍了多少人的利益,打破了多少人的饭碗,你说,别人能不恨他入骨吗?”
朱元璋微微叹息,“十三发明这盐,本意是极好的,他也是为了能够让天底下的百姓们都能过得更好一些。”
“但他这是挡了许多人的道,断了无数人的财路啊……”
朱标也点了点头,这种新盐,品质好却价格低,对黎民百姓来说,确实是一桩大好事。
他看向朱标,“标儿,你要记住,你十三弟他是为了咱大明,才会遇到刺杀,才会遭了这种难。”
“更别说,他是一直在为你摇旗呐喊,始终站在你这一边的。”
“所以,咱决定让你去一趟大同府,去和你十三弟见上一面。”
第三十四章 闻风奏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