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皇子而已,我们可是和太子,还有宫中几位贵人关系都非常密切的。”
“盐法专卖,乃是国家制度,岂能让他一个外地皇子随意践踏?”
盐政里面的利润实在太大了,这些盐商根本不允许朱桂迈入其中。
“诸位,既然大家都有了共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如此这般……”
为首的中年男子让盐商们都附耳过来,低声说着对策。
……
金陵,大明皇宫内。
朱元璋看着奏折,脸上神情显得有些担忧。
“唉,这个十三,这回有些冒失了啊……”
大明盐商的势力,是非常庞大的,枝连叶附,瓜蔓藤爬,从上至下,一层层的关系十分紧密。
再加上这盐政费用,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十分重要来源,有时候就连朱元璋自己,也不能随意处置。
他喟然长叹一声,对一旁的二虎说道:“十三这次,恐怕是要惹上麻烦了啊!”
二虎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您在大同府的时候,也曾品尝过这种新盐,不光品质好价格还便宜。”
“代王殿下若是真的能够在各地发卖此盐,对百姓们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随后盯着手中的奏折,微微颌首。
“咱也知道,这种盐一旦能够到处发卖,对老百姓是有很大好处的。”
“可盐政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桩事情。”
“有时候,咱在这方面,也下不了决心啊。”
他微微闭上眼睛,心想,小十三,你这回可是捅了个马蜂窝,也罢,咱就跟着你,一起看看后面会怎么样吧!
只要能够对老百姓有好处,咱也不怕这些麻烦!
想到这儿,朱元璋又猛地睁开眼睛,沉声说道:“二虎,你即刻传令大同府的锦衣卫,让他们多注意保护代王的人身安全!”
“还有,也传一道俺的旨意过去,告诉代王,让他自己平日里多加小心……”
朱元璋对这些盐商的势力也很清楚,他是真的担忧,十三别因为挡了这些人的路,而被他们所刺杀!
很快,大同府的新盐便逐渐在大明各地都开始畅销起来,毕竟,这种盐品质好又便宜,老百姓们都喜欢买它。
这可把天底下的盐商们给急坏了。
于是不久后,民间便又传出了新的谣言。
据说,发明这种新盐的技术,并不是代王朱桂自己想出来的。
而是其他国家传进来的,朱桂只不过是利用了这种技术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代王他是不是还勾结了其他国家的人,做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毕竟,在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很多时候,百姓们都对其他国家的人有着天然的害怕和反感。
生怕这些国家,会来攻打大明。
“不会吧?就算代王殿下他和其他国家的人有来往,我觉得也很正常啊,毕竟这新盐,不就是这样来的么?”
“嘘,你可不知道,代王他好端端的一个皇子,为什么要去结交其他国家的人?是不是有所企图,甚至心怀不轨呢?”
“你是说……这不太可能吧?”
“嗨,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一时间,在盐商们的推波助澜下,民间顿时又是流言四起,针对朱桂的这一行为,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谣言。
就连在皇宫内的朱元璋,也有些不堪其扰。
“胡说八道!你从哪里听来的谣言?”
朱元璋生气的踹翻了一张凳子,他刚来到一位嫔妃宫中想散散心,结果这股歪歪扭扭的枕头风,竟然吹到他耳边来了!
“代王如此聪慧,哪里还需要其他国家的人来教他技术?”
“简直不可理喻!”
朱元璋感到十分恼火,袖子一甩,留下哭哭啼啼的嫔妃,就直接去了御书房,继续批阅奏折去了。
而与此同时,朱桂在大同府,竟然真的遇上了一场刺杀!
第二十九章 谣言四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