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是朱元璋非常看重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都是孝顺父母、兄友弟恭的好孩子。
朱元璋心里十分开心,对于小十三这样的举动,他是非常喜欢的,对这个儿子,也越发喜爱了。
然后,他想了一会儿,笑着对徐达询问。
“徐达啊,你看,小十三给咱送了这么一份大礼,咱要不要给小十三,也赠送一点什么东西呐?”
徐达摇了摇头,他可不愿意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要不是代王殿下送了不少好东西给他军中,他才懒得掺和。
“陛下,恕臣直言,这是您与您儿子之间的事,臣可不知道。”
没错,徐达就是这么豪爽。
以他和朱元璋的关系,在这种事上,倒也无需顾虑太多。
朱元璋知晓他的脾气,于是转头便问二虎:“二虎,你来说说看。”
“咱要求你,必须说点东西出来!不然的话,咱就罚你!”
二虎被吓了一跳,怎么突然就要罚我了?
他被朱元璋逼的没办法,只好皱起眉头苦苦思索,过了半晌,这才说道:“陛下,要不您给代王府上赏赐几个美婢?”
“或者将此前西域进贡的那些玉器,赏赐一些给代王殿下?”
朱元璋有些不满的说道:“女人、钱财?哼,二虎啊,在你心中,咱就只会赏赐这些肤浅的东西吗?”
二虎顿时头大如斗,于是又绞尽脑汁的想了好一会儿,试探着说道:“要不,陛下您可以恩准代王殿下,允许他扩增一支护卫?”
要知道,明朝的每一位王爷,基本上都只能有三支护卫军,每一支护卫的人数规模,从三千到一万五不等,但绝不可超过一万五人。
朱元璋听到二虎这样说,顿时摇了摇头,这可不行。
不过他转念一想,似乎可以有别的办法……
朱元璋在小院内来回踱了几圈,瞬间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徐达,让人呈上纸墨笔砚,咱要拟旨!”
徐达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吩咐底下人操办妥当。
朱元璋手执毛笔,落笔如飞,当场便拟定一条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削减各藩王护卫军队之数量,除代王以外,其余藩王只允许拥有一支护卫,并军政之事,全部交由当地守将处理。钦此。”
写完以后,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字迹,脸上颇为自得。
如此一来,看似在明面上削弱了所有藩王的实力,但在暗地里,却让代王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只要这道旨意颁发下去,很快,代王朱桂便将成为除了皇朝以外,各个封地上实力最强的藩王!
而且,朱元璋还有另外一层险恶用心。
“重新换纸,咱还要再写一份旨意。”
……
在大同又待了几日以后,朱元璋便带着二虎一行人,赶回了京城。
临走时,朱元璋除了带走那四件宝贵的蚕衣,还拉着徐达小声叮嘱了几句。
很快,随着朱元璋回到京师,开始处理朝政以后,眼瞅着年关将近,这道圣旨,也开始发往诸多皇子的封地。
伴随着这道圣旨一起而来的,则是朱元璋给这些儿子们赏赐的大量金银钱财,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画珠宝。
皇子们虽然都对这份旨意很是不满,无奈形式比人强,谁也不敢出头和朱元璋作对。
再加上几乎所有皇子的封地护卫都是被削成了一支,因此各封地的皇子们,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能勉勉强强的接受了这份旨意,开始对护卫进行削减。
不过,在皇子们心中,可就对那位大同的代王殿下不怎么满意了。
凭什么我们的护卫都被削减了,唯独你没有?
而在此时的大同府,朱桂正在徐达的元帅府上做客,准备一起过年。
结果他没想到,朝廷突然来了一道圣旨!
第十六章 水火不侵的蚕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