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并不算快。考试这种事情虽然讲究的是一个公平,不过天下的事情就没有平等过。
      就像寒门的弟子抱怨人生不如街边的商贾,人家富商却说:“你凭什么觉得你十年寒窗,能抵得过我三代从商。”
      有些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追寻罗马,而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些人啊你可以说啊老天爷不公平,自己没有一个好出身。不过老天爷虽然不平等却是最公平。因为老天爷从来不会辜负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这些考生之中,你说不好众多弟子之中有家境好的,通过各种门路提前打听到了考题。或者自己见多识广的,就认识这味药。当然也不排除有真才实学的。
      所以在李乐炼制好之后,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考生交完卷了。
      扣上盒子,用写有自己名字的纸封住开口,提交给考场的侍者之后,李乐就离开了考场。
      @会考的初试一般需要三天。医考的第一天考生作品提交之后,需要众多考官对这些药丸进行打分。
      打分的标准有很多。最快提交的肯定会有加分,但是相对更重要的是药品的成色与是否符合考官的要求。
      这些考官都是二境的医师,主考官孟婵娟更是二境巅峰,在整个临淄城都是有名的医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新招收的弟子的作品一打眼,一闻就可以判断出好坏。
      评分的标准分甲乙丙丁,只有评分在丙以上的考生才可以继续参加第二天的考试。
      因为孟婵娟提前打过招呼,所以写着李乐的盒子很快就呈在了孟婵娟的面前。
      孟婵娟其实对李乐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
      他已经主持过四届的会考,每一届都没有什么惊才绝艳之人。哪怕医考中能够脱颖而出,在之后的乱战中医家的弟子也会被淘汰出局。
      所以对于会考第一,医家只能说是开走一个过场。他本不想来当这个主考官丢人现眼,但是大祭酒下令他由不得不听从。
      所以他只是怀得找乐子的想法,想看看这个儒家弟子有什么样的底气,来参加医药的比赛。
      至少这是他当考官四年唯一在医考上见到的一个儒家弟子。
      盒子都是一样的盒子,看不出来任何的不同。
      孟婵娟撕去封纸,掀开盒盖。一个乌漆麻黑的小药丸就躺在盒子里。
      药丸外壳完整,圆润饱满。又被烘烤过留下的淡淡药香。
      这样的品质不坏,但是也绝不是特别好。只是一个儒家弟子能把药丸搓成这样说明确实有两下子。
      或许这个儒家弟子是某个医药世家的子弟。
      孟婵娟并没有觉得如何惊喜,只是心中有着这样猜。
      观察完形状之后他凑近了闻了闻,只不过药香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倒是让孟婵娟觉得有些惊喜,有的人认为药的药香越浓郁越好。
      但是真正能够用外壳锁住药香的药丸,才是可以长久保存药性的好药。
      于是他又把药丸放进了嘴里轻轻一嚼。
      孟婵娟的眼睛顿时放大,原本那无趣乏味的眼神中亮起了一丝精芒。
      “有点意思。”

第128章 医考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