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如果说李麟,上官正阳真认为,每年都能这样,还真是疯了。
“按照上官正阳这想法,水至清则无鱼,所有人都能被收拾了。”
李麟有些感慨,上官正阳一心为公,只不过做事还要给人余地。
所有人都知道,上官正阳没有坏心思。
但上官正阳拿某年账簿,来找李麟肯定不行。
一般的事情,上官正阳不找李麟,现在上官正阳找到李麟,就是希望李麟出头。
“这,难不成有什么问题,各府既食俸禄,似乎……”
看着这账簿,上官正阳认为,今年一年有人捐了,后面应该也是有人,会直接捐献。
上官正阳想的是,各大府宅,每年入账应该是不少。
只要给这些人足够银子,吃喝玩乐即可,剩下的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想的没问题,说的也是正常,李麟一时间差点都被说动了。
“每年额外春天支出三千,夏天给个三千,秋冬再给三千两,一年就是一万两千两银子募捐,看着倒也不是大事。”
“但上官大人有没有想过,各府一年多少消耗?”
李麟这么问道,上官正阳有些错愕,自己只是看着账目,一时兴起和李麟商议。
但上官正阳忘记了,春荒,夏季旱涝,秋季荒旱,冬季的冬灾。
这些杂七杂八五六次,最起码一家多拿出一两万两银子。
一般情况下,各方施粥一类就够了。
多加上这么多银子,几个府邸撑得住
“这……”
上官正阳愣在原地,李麟这么询问。
真是让上官正阳没有想到,甚至感到有些困惑。
各府不应该是收获不少,而且高门大户,捐献这些似乎是不错了。
“我只能说,都城之内,每年所有支出除外额外盈余有三万两以上的,不超过二十家。”
“甚至算是一些大族,以及各方面的贵人,都剩不了太多。”
李麟站起身,走到窗边说到,上官正阳幸亏先来告诉李麟,要不然事情就是很大。
在这一刻,上官正阳的想法,确实是为国为民。
只不过这种想法,没什么作用,说了还是导致朝政不稳。
这上官正阳就像是一个,在人造的大棚中,生长起来的一根,无比笔直的树木。
李麟能做的,只是尽量影响上官正阳。
“这……”
上官正阳闻言,一时间有些木然,在上官正阳的心里,没有想到这个数字。
二十家以上的人,才有三万两银子,更多的人,一年就剩下这些。
上官正阳开口,完全是不给活路啊。
就要求这些人,每年最起码拿出一万多两银子,大部分人直接不就是崩溃了?
“都城居,居不易啊!”
“上官大人或许好奇,不是每年还剩下三万两么,但大部分的官员,都剩不下来什么。”
李麟淡淡说到,上官正阳的提议不错,可以去找别人执行。
官员虽然有官商,每年给一些补贴,大部分人也有自己的门路,稍微有些油水可捞。
但说句难听的,很少有门路,一年可以捞出来一万两。
就算是能够捞出来,上下打点不也是费用。
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妙设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