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宣德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明仁宗朱高炽之发妻、明宣宗朱瞻基之母,皇太后张氏因病崩逝于仁寿宫。
      礼部为她上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并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她这一路走过来殊为不易,却又比许多人幸运。
      从平民被选为世子妃,然后又成为了太子妃,再一步步地走到皇后、皇太后的位置,如今想想,再回头看看就如同梦境一般。
      侯门贵女也好、公门贵女也好,都不如她的命好。
      这其中,不是没有危险,也不是没有坎坷,前有公爹想废太子,后有侯门贵女想上位。
      可是,她都一步步走了过来,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太后,下体庶民,上教君王,没人能说出她一个不好的字来。
      张太后逝世,让北平城陷入了哀伤,皇帝下旨辍朝百日,并素服三年,并令百官素服一年。
      其余皆按太后所说,一切从简,不许向西南等地报丧,停灵满百日后,便入葬了献陵。
      张太后的陪葬品不多,她只把自己的凤冠还有朱胖胖给她的那些首饰,同些许喜爱的东西带上而已。
      简朴了一辈子的她,到死也没有奢侈过一回。
      朝堂上,虽然大臣们觉得,太后去世不报丧有点不太合适。
      可太后的懿旨拿出来以后,他们也就没话说了。
      没办法,你总不能让儿子违背母亲的意愿吧?
      别的朝代不清楚,但是在汉人的朝代是不太可能的。
      就算要违背,也是皇帝自己的事,他们这些大臣,可坚决不敢这么干,生怕到时候给皇帝背黑锅。
      交趾。
      虽说想瞒着他们,可这事是怎么也不可能瞒的住的,所以朱瞻基,还是私底下写信告诉他们了。
      信中说祖母怕他们因难过而分心,所以特不许告知,吾儿在前线定要竭尽全力,免得辜负祖母的临终期望。
      朱祁钰和朱祁铭,那都是受到过张太后疼爱的孩子,听说祖母去世,便都忍不住抱头痛哭。
      他们一致认为,像祖母那么好的人,不说长命百岁,至少去世时,儿孙们都应该在榻前才是。
      特别是朱祁铭,只见他红着眼眶站起来道:“二哥,我想回京,我想回去,给祖母磕个头。”
      至亲去世,他连个头都磕不上,他心里难受。
      “三弟,别胡说。”朱祁钰还有理智,他哽咽着道:“祖母不告诉咱们,就是想咱们安生打仗。”
      “只要咱们把仗打好,祖母在天之灵自然会高兴,不比咱们回去磕头强么,而且爹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三弟,爹的身子也不好,我私底下问过太医院,爹的身子……自中毒以后算是毁了一半。”
      “你现在回去,定会气着爹,别到时候再气出个好歹来……”
      这时候要是跑回去,别说爹了,估计母后都气得吐血。
      闻言,朱祁铭先是团团转,然后提着剑揣着枪就冲了出去,吓得朱祁钰连忙追了上去。
      “三弟,你做什么去?”
      这熊孩子,咋这么不听劝呢?
      “去袭击敌营。”朱祁铭握紧剑道:“早点把这仗打

第 418 章 从平民到太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