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馅的。”
      她们当地的肉什么的,有点贵,就算是贵为公主,也不是什么时候想吃就能吃上的。
      两人相处和谐,倒真像是亲姐妹一般。
      景舒除了打招呼以外,全程都没有和贞显说话,这也是和张太后学的,只对儿子的大老婆亲近。
      其实这不是第一天包粽子了,早在五日前她就让人包了许久,再让人送去宫外与民同乐了。
      今日的粽子,主要是给宫里所有人吃的。
      四千多个粽子一日可包不完,所以宫里许多人都暂时放下手里的活计,开始努力包粽子。
      当然了,大臣那里也得送一批,待得知是皇后娘娘和各位王妃、女官亲手包的,可把这些人高兴坏了。
      杨士奇笑道:“皇后殿下实在贤德,过年过节除应有的赏赐外,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红包、粽子、月饼还有新年的饺耳,样样都深得他心啊。
      杨荣先来了口肉粽子,赞道:“关键是味道十分好,皇后殿下厨艺了得,陛下真有口福。”
      加班的时候来上这么一个,他是从身到心都舒服了。
      杨溥也跟着道:“好不好吃,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殿下有这么一份心,对了,于谦前些上了奏疏。”
      “说草原如今民生凋敝,牧民们整日过的战战兢兢,他想请求皇上在草原加开恩科,选他们自己人也当官,共同治理草原呢。”
      “这法子好是好,可他们写得出我们中原士子的好文章么?”
      他觉得,于谦有点理想化。
      杨士奇沉吟了下,问道:“陛下看了奏疏后怎么说的?”
      皇帝什么态度,那他就是什么态度。
      杨荣摇摇头:“陛下没有变态,只叫我们商量过后,各字递奏疏上去,阐述此事的利弊。”
      陛下是越发会折腾人了,每次都是心里早有了主意,却还非得让他们猜,折腾他们一番才肯罢休。
      户部尚书李昶吞下最后一口粽子,吐槽道。
      “于谦这人,就是闲不下来,随便去某个地方,那奏疏都递得最勤快,你看那东瀛的田富就埋头干活,少有递回奏疏,从不??隆!
      远在东瀛的田富:“……”
      我那是不想递吗,我那是忙的,忙得头脚倒悬,没空写奏疏明白么?
      景舒看朱瞻基为难,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于谦说的有道理,也是个好法子,可臣妾觉得陛下可以再等等,有时候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别人是不会珍惜的。”
      官来的太容易,他们可能会反而觉得朝廷是怕他们,不敢惹怒他们,从而生出更多是非。
      “你说的也有道理。”朱瞻基点点头:“我再想想吧。”
      怪不得人家都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却很难。
      说起如何统治蒙古,就不得不说起清朝的政策了。
      他们一方面是用喇嘛教来限制他们的人口出生。
      另一个方面则是联姻,又让蒙古人不许和汉人联系,更不准用汉姓,避免蒙汉联合起来反抗大清王朝。
      不得不说,这还是很有效果的。
      只不过景舒不喜欢喇嘛,而且这招有一点点毒。
      要知道,用了这招以后,蒙古人数量可是减少了九成,所以她有些犹豫要不要和朱瞻基提这事。

第 328 章 端午的粽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