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要你们好好伺候皇上,将来生皇嗣也好,或者勤劳贤德也好,都还有晋升的机会,好好加油。”
      不能生娃,就多干活,多做贡献,也是可以熬资历升职的。
      两人依然是感激涕零的,并且连忙表着忠心。
      “殿下放心,从今以后,殿下叫我们往懂,我们便绝对不会往西,叫我们撵狗,我们就绝不会撵鸡。”
      这么多年了,她们也算是看明白了。
      与其讨好皇上,还不如讨好皇后呢。
      你瞧那郭恭妃和张敬妃,可不就是两个极端吗?
      前者倒是把男人给讨好了,自己却被逼着去殉葬了。
      张敬妃虽然无宠,却靠着家世和太后的关系好,免殉不说,还住到了太后宫中享福。
      她们又不傻,知道该怎么选择。
      景舒见她们识趣,心中也很安慰,又勉励了几句话,就让他们回去了。
      张氏现在住去了仁寿宫,景舒则搬去了长乐宫,锦儿和本来应该和两个弟弟依旧住东宫,这距离就远了。
      景舒想起小皮猴子,有些不放心,怕他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往后越发混蛋该怎么办。
      于是,她便想把儿子放自己宫里,养到六岁,收收性子,到时候再放去和锦儿他们同住。
      谁成想朱瞻基却不同意,他觉得这孩子进门从不打招呼,容易看到不该看到的事情。
      而且,皇子怎么可以住在后宫。
      他觉得,很多事情不能破例,不然往后会人人学习的。
      所以小老三还是住在东宫,没了亲娘的近距离管束,他越发放飞自我,关键还有两个哥哥给他做掩护。
      景舒又忙,一时之间,还真没顾上。
      洪熙元年六月底,郭氏所出的腾王朱瞻垲因病离世,谥号‘怀,无子,国除,年仅十六岁。
      也不知道朱瞻基到底和八、九、十这三兄弟说了什么,反正那晚过后,再没一个人表达过对郭氏殉葬有不满的意思,乖得像鹌鹑。
      七月,官员们上书,再度提起迁都之事,却遭到了朱瞻基的呵斥。
      “北平虽比不上南京富贵,但却可第一时间抵御外敌,免教百姓受到侵扰,尔等既为百姓的父母官,又怎可只贪图南京的安逸?”
      众人被骂的抬不起头,恰好此时南京不地震了,北平倒是开始地震了,这群官员便顺着杆子往下爬。
      说看来是太宗说服了太祖,就定都北平了。
      自此,再无人谈迁都的事情。
      九月的时候,朱瞻基立刻追封外祖张麒为国公,舅舅张昶为彭城侯。
      然后是妻家,封胡荣为任城伯,妻周氏为任城伯夫人。
      大哥胡岸为从三品指挥同知,小弟胡轩要做生意,自然是没空做官的,但朱瞻基还是给了个六品百户。
      他上辈子,都没给亲外祖家封侯,却给孙氏家封了伯爵,和外祖家平起平坐,反观妻子家,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补上,必须补上。
      下完旨意,他便屁颠屁颠去找妻子,想从她嘴里听到好话。
      其实景舒并没有多开心,她在得知是周氏费尽心机把两个女儿送进宫后,便对周氏有了些异样的看法。
      若只是为了爬的更高,不知道原主有喜欢的人还好。
      若是知道,却假装不知道,还道德绑架女儿进宫,那她还真是不知该怎么面对周氏。

第 132 章 伯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