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十二根徐家筹,现在城里做工的工人一天都能得二十钱,往后谁还吃不起糖啊?
      这简直随便吃好吗?
      老友一看夫妇二人这反应就知道他们已经许久没出门买过盐和糖了。
      疑惑问道:“徐家军不是开了便利店吗?你们没进去买过糖和盐?”
      “这是随便能买到的吗?”苏祖母茫然反问。
      老友无奈,“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城里要买糖和盐,去便利店就有,不过零售价和批发价肯定不一样,要贵一些。”
      “但徐家军的售价都是基本固定的,在渔阳县内都是一个价钱,且定量了的,每人每月只有半斤糖的额度,使小聪明准备低价买了高价卖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能卖出去的,都是拿到了批发售卖许可的那些人。”
      “唉~,越说我越悔恨啊......”好友叹道:“早知如此,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什么,老友说不下去,但苏祖父知道他在后悔什么。
      不就是后悔没有早些响应徐家军的号召,换得一??竞标名额吗?
      苏祖父暗暗的想,要是早知道,我就让我家大儿上了!
      两个老兄弟对视一眼,默契的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命啊。
      不过眼下倒是还有眼镜这条路子可以走一走,苏祖父鼓励道:
      “这眼镜能用到的人定然不少,离了咱们渔阳县,往外走走,那些大户可都不是缺钱的主,老弟你要是真心想做这门生意,就大胆去试试。”
      “我看徐家军还是挺好说话的,只要你照着他们规矩来,办事都挺爽快的。”
      说罢,怕老友不信自己说的话,苏祖父又补充了一句:“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苏辞这小子说的。”
      苏辞天天跟在徐家军身后忙活,他都这么说的话,那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老友想了想,决定去试一试。
      这是个急性子的,说干就干,同苏祖父夫妇俩告辞,急急忙忙就往卫生所那边去了。
      苏祖母刚刚听见这老友说便利店有白糖卖,这颗心就安耐不住,眼看着老友离开,立马拉着苏祖父一起往便利店走去。
      两人跟做贼似的,悄悄进了没什么人的便利店。
      店内有一个店员,正在货架上点货,店里货架有七八个,上面满满当当的摆着各种货物,品种不算多,但仔细一看,都是从前很难买到的东西。
      比如精盐、白糖、白瓷碗勺、还有染色的麻布。
      麻布一般不染色,这种贱料都是底层百姓穿着,下地干活有得穿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讲究色彩和样式?
      不染色的也有,但染色的麻布显然更受欢迎,因为对于城里的居民们来说,彩色绢布太贵,无色麻布又太淡,这彩色的麻布就刚刚好。
      性价比实在太高,根本拒绝不了。从不穿麻的苏祖母看了都心动。
      问了价钱,三百五十筹一匹,半月的工钱,价格还算公道。
      对了,还有针和棉线。
      “这棉线又是什么线?”苏祖母好奇问。

344 这就是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