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在兖州本地,谷又称梁或粟,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梁是优质小米,粟是普通小米。
      而未脱壳的小米或者混合了三分之一以上糠皮的小米就叫谷。
      这时代农业并不发达,还处在靠天吃饭的时代,所以哪怕是糠皮,也会留下来一起烹煮。
      村民们之所以拿来带糠的小米卖给徐、王两家,不是要占他们便宜,而是普遍的行情就是这样的。
      徐大花出去二十个钱,换来了野菜一把,麦饼两个,外加五斤带糠小米。
      算起来,村民们已经算很厚道的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给的也比市场上的多一些。
      “今年大家收成都不怎么好,只能给你们这么多了。”村民们怕他们误会,还解释了一通。
      王大有也花了二十个钱,换来一把野菜和五斤带糠小米。
      至于麦饼,他是没有的。
      说起这,王大有又忍不住对他的徐大哥更加敬佩了。
      他从来不知,原来徐大哥还会卜卦,嘴皮子上下一动,让人家白白给了他两个麦饼,还感恩戴德直呼高人。
      王大有心想,可不是高人,这种风水测算秘术,向来是不外传的,那些豪强大家族恐怕懂得的也不多。
      一时间,只觉得徐家的身世背景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还有个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赶来找徐高人给看看,深刻展现了古代人民对鬼神之力的莫名崇拜和敬畏。
      可惜,两家人买了食物就离开了小村庄,那妇人只能望着早已经空下来的村口,暗叹自家孩子没有福缘。
      两家并没有走远,而是来到村附近的小河边,找了块平坦地歇息下来。
      各家各起一个火堆准备做饭。
      徐大找来大石块熟练的架起灶台,把陶锅放上去,倒上水,往里到半斤粟米,再放一大把野菜,撒两粒村民送的盐粒,用树枝搅拌。
      很快,食物的香气冒出,早已经饥肠辘辘的徐月兄妹几个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
      但距离野菜粥全熟还有一段时间,王氏就把孩子们讨回来的菜团和薄饼先分给她们吃。
      王家大娘也有一份,不到她半个巴掌大的食物,还不忘分给弟弟一点。
      几个孩子慢慢的吃着,仿佛这样,等待的时间就会变得短一些。
      一刻钟后,野菜粥熟了,破碗只有三个,分给王家一个后,徐家只剩下两个,一家五口轮流用碗盛粥喝。
      温暖的野菜粥下肚,徐月火烧一样的胃终于平复下来。
      身前水流潺潺,几片黄叶随水漂流,填饱肚子的一家五口却不知路在何方。
      本以为离开了山阳郡,找到了水源,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以为到了濮阳,就能得到应有的庇佑,有个容身之所。
      然而这都九月天了,他们还缩在别人村子外边,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一家五口面面相觑,齐齐叹气,“唉~,睡吧。”
      躺在破烂的草席上,想着自家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此情此景,徐月忽想吟诗一首。
      “庆宣年时饥饿,万户愁生眉锁,有口却无餐,滴泪漫成珠颗,灾祸、灾祸,灾祸临头怎躲!”

034 要饭的艺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