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六章 汴京轶事[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庆历二十年,元月。
      汴京城中。
      随着欧阳文忠再度回京,这场科举缓缓拉开帷幕。
      沂国公府。
      周濂溪领着两位程家子弟,还有千里而来的张横渠,师兄弟二人今日终于相聚。
      他们各自朝着曹佾行了大礼。
      曹佾也过了天命之年,他抚着胡须淡笑:“濂溪,你的两位弟子年纪不大,却已培养出几分道韵的意味。”
      “怎么样,可有意让老夫教导一二。”
      听到这话,周濂溪神色淡然,轻飘飘道:“若师尊可以说服它们,徒儿自然没有意见。”
      “你们两个小辈觉得如何?”
      曹佾看着两位徒孙,目露慈祥之色。
      听到这话,年长一岁的程明道率先开口:“多谢师祖厚爱。只是,我兄弟二人早已决定,此生将践行师尊的学问,只期待着有一日,可以一览儒门圣贤的境界。”
      对文中书院的弟子而言,除了上古的圣贤之外,真正可以被冠以这两字的,唯有书院的创建者,文中子王演。
      追寻圣贤之道,勘破文中子曾经向往的三教合一,成了历代书院学子的信念。
      而今天,他传到了周濂溪这里。
      周濂溪的两位弟子,也将继承这一份理想。
      程明道将心中的想法坦言,他的脸上顿时显露出几分后怕。
      程伊川站在他身边,用余光瞥见兄长的模样,心里也不由佩服起兄长的勇气。
      面前这人是谁?曹国舅。
      那可是当今皇后的同胞兄弟,大宋战神曹起的独子,二十多年前就敢只身杀死党项龙蛇,立下不世之功的风云人物!
      大宋老了,天子老了,但是曹佾,他还远远未到时候!
      不远处,张横渠明显瞥见两位师侄的窘迫,以及自家师尊眼底的恶趣味,无奈一笑。
      他径直负剑朝前,向着曹佾一礼:“回师尊,弟子倒是有徒弟。您若是不介意……”
      这话还未说完,曹佾笑着打断他。
      “你就算了。横渠,当年你在老夫座下时,就差点给老夫气个半死。还想换你的徒儿来,莫不是要为师早些飞升?”
      曹佾骂得毫不留情,恰恰足以证明这是亲的师尊,不然别人还不到这份上。
      张横渠被骂习惯了。
      他憨厚一笑,余光瞥向两位师侄,正好撞见他们投来钦佩的目光。
      一时间,张横渠想起种家的皮娃子,手里就痒痒。
      瞧瞧!同样是当徒弟的,差距怎么就能这么大。
      人家的弟子知道出言维护师尊,自己的弟子只会舞刀弄枪,恨不得给师父气出病来,也不知道是跟谁学……
      张横渠想到这,神情突然凝滞住。
      不知为何,突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得了,是随的他!
      李常笑望着满堂华彩,心中亦是万分感慨。
      除了他之外,屋中这五人,可都是大宋一朝响当当的人物。
      今日可以聚集一堂,也是难得的际遇。
      ……
      同一时间。
      苏明允同样领着二子来到汴梁。
      他此行一是送子赴考,二是接受朝廷的授官,是为秘书省校书

第六十六章 汴京轶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