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八章 横渠弟子[2/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随着最后一支喀喇汗军队投降,党项的大军彻底被瓦解。
      庆历帝采纳了韩稚圭的建议,将一部分关内的百姓迁往党项各地,同时又与凉州的唐国公撮合,并以一个“夏国公”的名头作为交换,将一部分凉州李氏的弟子迁移过去。
      此举一方面是消除党项王族在过去几代人留下的影响,而这个替代品,恰恰是前唐的宗室后人。
      至于另一方面,却是大宋朝廷布局将来。
      随着党项的收复,下一步是将西州回鹘与于阗王国逐渐收回,恢复昔日大唐的疆土。
      不过这一切,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宜实行。
      北面的辽国虎视眈眈,这次大宋是兵出险招将他们拖延。
      辽国近百年的积累,一旦真正动用起来,对大宋而言犹如刺入心肺的刀,届时势必引起不小的反弹。
      一切的图景皆在庆历朝臣的掌握中。
      ……
      杭州,通判府。
      这日苏明允夫妇开始收拾行囊,前些时间苏明允得到朝廷的恩准,可以调回眉山任职。
      一来苏明允的策论让他天然归于少壮派。
      如今少壮派臣子遍布朝堂,这让一切调度之事可以变得灵活。
      二来苏明允的母亲史夫人前阵子传来病危的消息,这才是他想要回家任职的真相。
      苏老爹与史夫人的年龄相仿,双双过了花甲,将近古稀。
      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苏明允希望可以在堂前尽孝。
      ……
      通判府的后院。
      李常笑正拉着苏家姐弟三人誊抄诗文,这是文中书院一贯的做法。
      虽说学习这事讲求变通,但变通的前提却是满腹经纶,否则不过是夸夸其谈。
      苏子瞻和苏子由二人这些年在杭州寻觅,倒也真的大开眼界。
      他们在江南的风雅与柔情中沉湎,氤氲着大宋词坛的美好风物,这是大宋词文与散文并起的时代!
      至于苏八娘。
      此女虽然是女儿身,但打小被苏家夫妇一视同仁,倒也真的染上了几分才情。
      除了诗文,李常笑的另一个着眼点却是书法。
      他当年教出过杜子美,颜清臣这样在青史留名的书法,同样也收藏有张伯高,怀素的墨宝。
      此物经尘世四百年的变迁,除了宫中搜集,在民间几乎失传。
      即便偶有收藏,却也是当做传家宝之类的物件,除非寿元将近,否则也万万不敢对人透露,因为字帖引来的杀身之祸可太多了!
      然而,这一切对李常笑却不是问题。
      他可以将真迹拿给苏家姐弟学习。
      沐浴在书香中,苏子瞻感受着前人的风采,一手书法水平提高得飞速。
      这时,苏明允夫妇迎面走来,各自朝着李常笑行礼。
      他们看到苏子瞻沉迷书画的模样,不由失笑:“快要娶妻的人了,怎么还是和从前一样。”
      这话里带着一分嗔怪,三分稀奇,余下的六分俱是骄傲。
      苏明允最自得的,正是家中二子的才学。
      择日,如果可以来一场“兄弟齐中进士”的盛景,他们老苏家就无愧老祖宗苏守真的名声了!

第五十八章 横渠弟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