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 捏面少年[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咸平十八年,七月。
      大儒种明逸以老迈之躯,再收两个童子到门下,是为关门弟子。
      大弟子周濂溪,道州人氏。
      二弟子张横渠,长安人氏。
      拜师礼当日,不少文中书院的儒者前来,想要一探这二人究竟有何神异,竟然可以让桃李满天下的种明逸收徒,而且还是关门弟子!
      这从亲疏上就远胜于寻常的弟子,他们代表着种明逸的学问,而且可以凭借师徒的名分,继承种明逸数十年积累的人脉。
      可以说,靠着这一层人脉,无论入朝为官,还是著书立说,都会受到超人一等的待遇。
      李挺之领着弟子邵尧夫也来观礼。
      他注意到左右递去的羡慕目光,心下生出几分惭愧,看着邵尧夫:“徒儿,为师没能给你留下什么。”
      “师父说什么呢。”
      邵尧夫面露几分责备:“您给我的已经很多了,《河图》《洛书》的诸般变法,弟子收益颇多。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会给您争气的!”
      李挺之兴许是受到了鼓舞,同样点点头:“咱们师徒齐头并进,力争在儒道之上也留下咱们爷俩的名声。”
      “好!”邵尧夫郑重答应。
      不远处,李常笑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其实心里清楚,李挺之才是教导张横渠与周濂溪的最好人选。
      此人虽然在科举和儒学没有什么建树,却是难得的将道门卦术,太极变化与儒学结合起来的人物。
      学习李挺之的学问,对贯彻儒道绝对作用不小。
      话虽如此,现实其实没有这么美好。
      人心变化难测,李挺之已经有了邵尧夫这样具备“圣人之资”的弟子,某种意义上挡了不少人的路。
      如果再将同样资质的两人送去,是祸非福。
      倒是种明逸,他算是文中书院在世老儒中,最有威名和辈分的,可以护得住二人。
      至于再往后的事情,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想到这,李常笑轻叹一口气。
      他的身边还有一左一右两人,其中一个和尚生得油光满面,但眉宇间自带一股随和与亲近之意。
      正是楚圆和尚。
      另一道人,背负一柄长剑,左手提着香炉,右手一纸道经,通体自带一股华贵的气息。
      此人正是曹佾。
      他们是李常笑选定的佛和道的传授者。
      如今种明逸收徒,李常笑正打算让二人也熟悉一下。
      曹佾倒是显得无所谓:“我府上的日子清闲,他们既然在汴京,平日多来我府上请教即可。”
      李常笑闻言点头。
      曹佾本身就是宅男的性子,家世显赫,再加上他为宋廷立过大功,也无需为生计烦忧。
      甚至,一旦日后赵仁即位,曹佾的身份也将摇身一变,变成大宋的国舅爷。
      相比于前朝劣迹斑斑的那些国舅,曹佾深入浅出的作风,也正是汴京君臣希望看到的。
      这样一来,只剩下楚圆了。
第四十五章 捏面少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