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相比之下,这场迎立新帝的政变过程倒是很简单。
      曹华会与卫国公石信,定国公高德,以及秦国公王忠一起,发动他们在军中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晋王,从而给新帝登基的机会。
      这计划听着简单,但是因为有曹华等四位军中泰斗参与其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地方。
      李常笑点点头,很快道明了关键所在。
      “只怕诸位国公闹上这么一回,以后历代天子会更加忌惮武人,从而造成国朝重文轻武的局面。”
      曹华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早先由于唐末各宗室起兵功法的原因,建隆帝登基后,对赵氏皇族的子孙看顾极严,真正可以插手朝堂的赵氏子弟,除了建隆帝与两位皇子,余下的就是晋王。
      满打满算,只有这么四人而已。
      同时,建隆帝自己就是武人出身,很清楚若不约束武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只不过,曹华等人若是这么一闹,或许“约束武人”很快就会演变为“限制武将”。
      ……
      天波杨府,一处小院里。
      刘娥饶有兴趣地在假山假水之间穿行。
      小大人模样的曹起,这时手里握着一把拂尘,表情很是郁闷。
      “恩公,您说我爹为何独将我留下。他明明信得过我,何以将不让我参与其中。”
      闻言,李常笑侧过脑袋,玩味说道:“正是因为信你,所以国公才将最重要的任务交于你。”
      “请恩公赐教。”
      “嗯,”李常笑应了一句,缓缓踱步:“这场宫变,有四位国公在场,大局已定,唯一所差的不过是死多少人而已。”
     &n

第三章 皇子赵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