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章 薛褒辞官[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日之内
      白牛溪陆续有弟子前来,聆听王演的教诲之后离开。
      来来往往的儒门子弟,其数目恐怕不下千人,就连薛放、杜知礼、温大临等文中私塾走出的官员,也纷纷告假来给师尊镇场子。
      场面之恢弘气盛,直追当年齐国的稷下学宫。
      白牛溪讲学过后,王演再度移步黄颊山,与一众儒门前辈论六经。
      ……
      又是四日过去。
      黄颊山下,一众儒门弟子望着山道。
      王演与十余位名动天下的大儒并行落步,这也代表着他就此被大儒们接纳,成为儒门的柱石之一。
      一时间,整个通化镇都沸腾了!
      这可是通化镇百年以来,第一位从这走出的大儒。
      就连龙门县令也亲自登门贺喜。
      王家院前门庭若市,街道车马如龙,繁华似盛,尤其在这大乱之世终结之时,更显得难能可贵。
      ……
      长安
      随着李定边率唐军进城,这座冷落了三百年的古都,又一次焕发了生机。
      作监大匠领命开始动员民夫,为修建新的宫室做准备。
      唐王府在凉州的势力,也开始有选择的迁移,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西域之外赶来的胡商。
      从前由于吴国防备西北,禁止胡商往来。
      可如今随着唐王府一统北方,这些早先只能止步凉州的商贾,也可以进一步到其余州郡,从事更大范围的贸易。
      短期来看,这是在凉州李氏身上割肉。
      可若天下皆属于李氏,这底线却又可以灵活变动。
      唐王府
      李定边看着大匠递上来的宫室图,无论形制还是规模,都不下于昔日的咸阳宫。
      他伸手摩挲图纸,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二十三代李氏家主的奔波,长达五百余年的等待,祖宗社稷和江山基业,今日终于又重回手中。
      李定边缓缓起身,走到屋中的

第四十九章 薛褒辞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