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袁氏遗孤[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颖驾崩,太子董文在吕温及一众臣子的扶持下即位。
      登基之日陷阵营与飞熊军同时进城,吕温大手一挥,又是杀得无数世家人头滚滚。
      不少原来依附凉国的世家连夜携家财潜逃,投奔与凉国毗邻的魏国。
      ……
      大榕树下
      李常笑坐在石卓前,翻看吴国太子孙谋送来的一封书信。
      原来是他们派到夷洲的大船平安归来了。
      两艘斗舰,一艘福船,上面的水军士卒大多平安归来,只有寥寥十余人由于水土不服,死于途中。
      他们带回了不少夷洲的特产,以及三十多个夷洲的土著民。
      单论衣着和长相,与神州大地上的百姓并无太大差异。
      只是穿着和习惯上似乎要原始一些,倒是与一部分常年避世不出的越族子民相似。
      孙谋不清楚李常笑为什么要他孙氏驻守夷洲,却还是打算信守承诺。
      他决定等家中诸子加冠了,随便派一个不受宠的分封过去,就当是替孙氏偿还人情了。
      夷洲之行虽然收获寥寥,可对东吴君臣有更大意义,大到足以令孙符这堂堂一国君主都为之亢奋!
      海图是真的!
      要知道上面记载的海外领土可不止夷洲和??州,甚至交州以南还有不少国度。
      如今福船的建造技术日益成熟,他们孙吴未来探索远洋无疑会容易许多。
      孙谋每想到这些,都会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涌上来。
      他孙谋,要成为这神州拓海第一帝。
      ……
      翻完信中的内容,李常笑伸了个懒腰坐起来。
      说实话,孙吴可以第一次探海就成功,完全是出乎李常笑意料的。
      他百多年前赠与《船经》,当初不过是随手之举,如今看来是无心栽成大树了。
      这时,白龟埋着脑袋蹭过来。
      李常笑看了它一眼,轻笑道:“咱们也在这幽州待了十年,是该准备换个地方看看了。”
      白龟昂起脑袋,表示赞成。
      “行,待我此间事了。”
      ……
      时光匆匆,三个月过去
      魏帝宫
      自从董颖驾崩之后,曹瞒能感觉到,他的身体也有了每况愈下的趋势。
      只怕再有数年的光景,或许大魏的开国太祖也要回归祖祠了。
      大殿中,曹瞒正端坐在案前,翻看前线将领送回的密信。
      近来吴军和魏军在青州的交战陷入白热化,双方的死伤都不在少数,就连内罡境都战死了五位之多。
      曹瞒望着军报上触目惊心的伤亡,揪心之余不免多了几分担忧。
      如今朝廷有他与一帮老将扛着,与吴国的交战尚处伯仲间,倘若旧人换新人,局面恐怕会对大魏不利。
      反观东吴一系。
      太子孙谋早早承担起水军的事物,抛开东吴水军将领不谈,这位帝国太子本身就是一会水战的好手,早年吴国攻破北海国,就有孙谋的手臂在里面。
      而吴帝孙符,这位的才干不逊色曹瞒,最重要的是,他比曹瞒要小了十余岁。
      曹瞒自忖是熬不过他的。
      一旦自己驾崩,大魏恐怕又会产生不小的动荡,届时很可能被窥探久矣的吴帝趁虚而入。
      这是曹瞒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唉——”曹瞒叹了口气,放下信笺从龙椅起身,准备放松一下身子。
      这时,一旁静候的宦官躬着身走来,笑容谄媚:“陛下,又到演练五禽戏法的时候,可要奴现在吩咐下去。”
      曹瞒思虑片刻,旋即点点头:“也好。”
      宦官闻言正准备离去,却被曹瞒再度叫住,他问道:“回春侯在诏狱中近来可好?”
      宦官微微一愣,似是想到什么,表情有些古怪。
      他点点头:“回春侯一切安好。甚至还……圆润了一点。”
      曹瞒听出这话里似乎有些端倪,讶异道:“诏狱中的伙食这般丰厚。”
     &nbs

第一百三十六章 袁氏遗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