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花印记[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至少眼下对袁处来说,整个冀青之地就是这么个情形。
      三面作战早就牵制了大部分兵力,而常山国叛乱是来自冀州之内,倘若张?投靠长安的董颖,大开西面门户,冀州被迫不过是时日问题。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袁处派出麾下仅存的一员大将——文亦鸢率领大戟士,与巨鹿守军一起剿灭张?所部。
      三国八年,五月。
      徐州传来噩耗,州牧陶兴祖年老离世。
      事后其家眷遵循陶兴祖遗命,扶持陶兴祖的嫡子即位,唤作陶恒。
      陶恒的母族本就是徐州的大族,乘着陶氏一族的风浪坐大。
      正因如此,他们无比珍视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
      眼瞅着冀州局势的一日日恶化,陶恒近边许多老人也逐渐转变心思,有意无意劝说陶恒亲近江东。
      乍看之下显得大逆不道。
      可陶恒无论威望还是心计,皆不及其父,无法镇压下面的兵马。
      而另一边,孙符加紧了对徐州的攻势。
      由于陶兴祖的离世,徐州上下的抵抗力量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加之下邳陈氏昔日的亲旧纽带运作,大军犯境可谓势如破竹。
      短短三月间,陆上的大军与海运的水军同时用兵,将徐州最北的琅琊郡攻下。
      眼见大势不妙,陶恒即率一众徐州文武出城投降。
      至此,徐州战场告捷。
      ……
      赵国,武始城
      董颖的大军先行一步,最先抵达赵都邯郸的近郊。
      他并没有急着进攻大成国都,反倒是派吕温北上常山郡,开始袭掠冀州的土地和人口。
      随着战事持续,袁氏一族覆灭已成定局。
      董颖既然抢占了先机,当然要替战后的结局谋划。
      与曹瞒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可没忘记,致使唐国公李羡被杀的不只是袁家,这其中还有曹瞒的一份力。
      倒不是董颖有多么记仇。
      只因他麾下来自凉州的力量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尽管董颖这些年不断培养并州、司隶的派系,却迟迟无法与凉州抗衡。
      短期之内,这局面无法改变。
      连带着董颖也只能成为凉州的恩主,而不是真正的主君。
      每想到这,董颖心中总觉得憋屈万分。
      好在随着领土的扩张,他可以进行新的布局,只要时间充足,在中原之地发展出悍勇的武备,到时就有改变局势的契机。
      ……
      三国八年,十月。
      有一封来自冀州的信笺。
      这回却不是吕秀才,而是白莱的。
      信中悉数记下分别之后发生的大事,还有言辞的慰问,到末尾则是分享了一桩喜讯。
      “这小子成功让佟掌柜怀上了。”:???
      李常笑小声嘀咕,也不知道是想到什么,嘴角勾起几分笑容。
      距离书信送来已经过去半年有余,推算时间孩子当是早已出生,就连名字都给取好了。
      无论男女都同一个名:大名白太平,小名狗娃。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nb

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花印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