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三方九味[1/2页]

神医养成系统 雨后青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家属的配合帮忙下,谢晓峰看了看郭功兴的舌脉,舌尖红,苔黄厚偏干,脉沉。
      谢晓峰看了看许茗,说道:“《金匮要略·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说‘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你认为呢?”
      许茗点了点头,说道:“病人病情复杂,越婢加术只是治疗浮肿,他还有食后即吐,呕吐清涎,大便不通等症状呢?怎么处理?”
      谢晓峰说道:“病人口干很重要,《金匮要略》有‘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而食后即吐,又是大黄甘草汤的适应症,所谓‘食已吐,胃热沸,黄草汤,下其气,大黄加进去,既能够治疗食吐,又能够通便。”
      许茗虽然能够辩证出姜浩瘫痪的内外证,毕竟那种内外证还是比较清晰的,郭功兴这个糖尿病却是症状纷杂,不易着手,此刻听了谢晓峰的分析,心中豁然明了。
      不管病人症情有多么复杂,其实都是可以归类划分的,如郭功兴的病症,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脉沉、尿少,面目浮肿,眼脸尤甚,形如卧蚕,目不能张,四肢浮肿,面色?s白。
      第二类,口干,呕吐清涎。
      第三类,口干,舌尖红,舌质黄厚干,食后即吐。
      第四类,大便不通。
      这样一来,前两类症状就能拿出越婢加术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了,第三类又拿出大黄甘草汤,第四类的大便不通,因为加了大黄也有很强的通便作用,便不需单独用方了,等吃了药,证情变化,再行辩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不过要想将症情合理的分类归纳,前提是要医师能够记得《伤寒论》或《金匮要略》以及其他医典的条文,这才不会张冠李戴。
      许茗思考的同时,谢晓峰已经写下了了方药,虽然是三个方合方,但是药味也只有区区九味。
      麻黄45克,石膏(包煎)60克,生姜50克,甘草15克,白术30克,大枣8枚,半夏60克,茯苓20克,大黄20克。
      方药开好,谢晓峰看向病人家属说道:“阿姨,还要麻烦你通知医生,让他们派院内的中医师过来会诊,我们这样直接开方,医院不会让病人服药的。”
      郭功兴的老婆点了点头,吩咐旁边另一个家属去请医生去了。那个家属有可能是郭功兴的子嗣,但是先前介绍的时候,他并没有介绍和郭功兴的关系,所以此刻是谢晓峰猜的关系。
      众人在病房里等了一会儿后,家属带进病房四个医生,还没有开始相互介绍,其中一个医生就上前道:“药方在哪里?我看看。”
      谢晓峰看了看他胸前的吊牌,上面写着“碗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范平”,然后就将手里的药方递给了他。
      其他三个医生也凑上前去,有两人看了直皱眉头,还有一人若有所思的表情。
      范平看了一会儿,脸上表情有些复杂,问道:“谁开的方?”
  &nb

第110章 三方九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