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的天麻钩藤饮加锦纹川军也煮上了,谢晓峰给让旁边的医生定好煎药闹钟,便和许茗一起继续诊治。接下来的病人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症状。
有一个是长期流鼻血的,被谢晓峰问出来原来是吃人参鹿茸酒吃出的毛病,实人大补,火气上逆,给开了三黄泻心汤。
一个是尿道涩痛,便色如茶,量少而赤,病属湿热血淋,开了20克大黄直接煮水喝。
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接近,口臭厉害,两三天才解一次大便的人,属胃脉不降,开了大黄甘草汤。
……
虽说那些病也有另外的方可以治,但是谢晓峰打定了要给村民们上上大黄课的主意,能用大黄入药,尽量用上大黄。
蜀西的锦纹大黄也真的没有辜负谢晓峰的期望,一个个的病人看下来,很多都是现场起效。
大黄,将军之名,确实是实至名归。
藏区牧民居多,他们吃饭有时一天四五顿,有时一天一两顿,反正就是有空才弄东西吃,有事便一直做事。
谢晓峰和许茗义诊了一大上午,时间都到下午两点了,肚子饿得呱呱叫,才将卫生院排队的病人看得差不多,剩下最后一个病人,他居然是拿着一张凳子,坐在最后面的。
有些病人拿了药,或者喝了药便离开了卫生院,因此院里剩下的人除了医生以外,只有几个病人还在等药,他们纷纷嘲笑坐在凳子上排队的那个病人。
那个病人叫做松郎切扎,年轻时是跑运输的,挣了不少钱,不过自从他不跑车后,身体便越来越差,短气乏力,吃饭没胃口。因为见识广,各地医院都跑遍了,甚至蜀都医院都去过,医生都说他是脾胃不行,应该长期吃那种健胃健脾的消食药,什么参苓白术散、大山楂丸、补中益气汤、建中汤,神曲、谷麦芽,吃了好几年,毫无寸效,胃口越来越差,看见人家煮得再香的牦牛肉也是摇头心叹。
谢晓峰和许茗替他把脉,顺便中医十问,松郎切扎却爱理不理,语声轻出,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短气乏力、神疲倦怠。
这种外相,很容易让学了《伤寒论》的人以为是少阴病但欲寐之证,但是切脉所得竟是洪大而实。
谢晓峰和许茗商议了几句,认为松郎切扎其实是大实有羸状,身体堵得严严实实的了,气脉不通,人就表现出一派虚像乏力。
这种人只有通过脉象来辨别体内虚实,脉有力为实,无力才为虚。这洪大而实的脉,力能搏指,哪里是虚人呢?
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等吃进去,明显犯了实实之戒啊!
“先前也有病人的大黄汤还剩半碗,给他喝吧,回家30克大黄煮5分钟,分两次喝。”谢晓峰说道。
许茗正要记录,松郎切扎连连摆手,并提高了点声音道:“我都虚得说话没力气了,怎么还能吃泻药啊!”
长期跑运输的人,见识就是不一样,不止能说出让人听得懂的汉话,还知道大黄是泻下药。
谢晓峰和许茗相视一笑,前者对松郎切扎说道:“师傅,你年轻时候是跑运输的,那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拉了满满一车货物
第77章 松郎切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