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销量无异于杀鸡取卵啊!刘书记。”
虽然刘文亮大自己二十来岁,但是谢晓峰还是严肃的说道,并继续道:“现阶段虽然销量是不错,但是一旦中医使用附子没了效果,不再使用它,以后地里再多附子那不是一堆无用的根茎而已吗?再说,若是动摇了中医的疗效这一个中医根基,中医的消亡我们也难辞其咎啊。”
谢晓峰一席话说出来,刘文亮这才面色有了凝重之色。
许茗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她默默的观察着刘文亮的神色,这是一个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的好官,若是她再补上几句,立刻就会伤及刘文亮的自尊。
刘文亮沉默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说到:“中医的消亡,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家都去新医学医院治病,谁还找中医看病呢?再说,现在老百姓都只认收入,如果让附子的产量反而下滑,他们会愿意么?”
谢晓峰道:“刘书记,从大的范围去看,中医确实已经走在了消亡的路上,但是你仔细想一下,有多少被新医学判了死刑的人,是在中医的努力下奇迹生还的,有多少人是因为一副用了附子的四逆汤而起死回生的,短暂的利益那是蝇头小利,如果中药的药效提高,中医的疗效更上一层楼,中医还会消亡么?附子的销量还会愁么?”
刘文亮还是比较了解中医形势的,毕竟自己管理的村子就是中药道地药材产地之一,他何尝不希望中医能够源远流长,福泽后世呢。
刘文亮面色艰难的思考了一阵,又说道:“可是如今要怎么提高附子的药效呢?若是在药效和产量之间进行选择,附农肯定会选择产量。”
“刘书记,道地药材,正是因为特殊的地域环境,才能诞生药效浓郁的药材。你知道怀山么?山药生于怀庆则是怀山,形如铁棍,能滋补益肾、健胃化痰、补中益气、祛冷风、镇心神、安魂魄、长肌髓,可是移栽到山西和云南后,产量大幅度提高,手臂粗的都有,可药效就没有了,只能当做食材。如若江油这个地方的附子只有产量,没有了药效,中药里面就是损失了补阳第一药了,大家会是千古罪人啊!”
谢晓峰继续道:“要提高药效,必须要把附子的种植按照古法进行恢复,停止使用膨大根茎的化学肥料,先前跟外面附农聊天的时候,我们发现这边附子都是连作,每年都在同一片附田里种植采收,要想附子的药效提高,歇种一两年再种植,等土地元气恢复也是很必要的。”
谢晓峰的话说完,刘文亮的脸上更是泛起了难色。
你谢晓峰说着容易啊,让附农停止用化肥,本就减产了,还要歇种,歇种的一两年收入从哪里来?
谢晓峰见刘文亮不说话,便又说到:“我们知道刘书记考虑附农的收入问题,这个你不用担心,道地药材的产地本来就有定价权,只要药效提上去了,生附的价格自然可以提升。就如同怀山一般,怀庆产的怀山药比云南山西那种粗山药一斤要贵好几块。”
许茗接着道:“刘书记,晓峰说得没错,我们这次出来就是应学校要求进行的‘道地药材拯救与恢复项目,也比较了解各种药材的销量及价格。如果这边的药材药效提高了,生药价格就能提高了,附农是不会减少收入的,反而,他们的工作量还会减少,也不用那么劳累。”
刘文亮正准备回答什么,就在这时,先前和谢晓峰许茗聊过天那位中年妇女跑了
第55章 香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