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青竹有个很好的习惯,虽然她认为吴富贵拉赞助的这个想法,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但是,吴富贵把这事安排给她。
许青竹虽有意见,但是,她保留自己的意见,按照吴富贵说的去做。
她的彩电厂,有一些合作的工厂。
她找合作厂家的老板,谈拉赞助的事。
人家听了后,都是礼貌的拒绝。
有几个脾气比较暴躁的厂长,直接说了,“你们以为我是傻子吗?说是拉赞助,实际上就是骗我钱,让我帮你们承担歌手大赛的费用。”
其实,这也是许青竹自己的想法。
如果别人找她拉赞助,她直接拒绝。
她把拉赞助的情况,向吴富贵汇报。
吴富贵说,“看来,大家的观念依然停留在旧时代,需要给他们上上课。”
他换了一种方法,不拉赞助了,而是搞一场歌手大赛的招商会。
招商这个词,是这个时代时髦的词汇。
几乎每个工业区或者写字楼,都打出对外招商的广告。
大家看到招商这个词,就觉得非常高端大气。
吴富贵要搞的招商会,目标客户是所有企业。
他亲自制作招商会的邀请函。
在邀请函上,写了一句特显眼的话:新的商机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能否把握,就看你是否参加我们的招商会。
做好邀请函,下一步就是发给各个企业。
发送邀请函,有一个特简单的方式,通过邮局。
只要把工厂的地址和名字写上,邮局就能派所。
但是,有一个弊端,通过邮局邮寄的招商函,并不能准确送到那些企业的老板手中,而是送到工厂的门卫室或传达室这样的机构。
有经验的门卫,一看这信封,就知道这是商业广告,压根不把信件交给他们的领导,直接当废纸处理。
所以,用邮局邮寄招商函,无法保证它的送达率。
效果最高的传递方式是,直接把邀请函,送给企业的老板手中。
吴富贵把这个任务交给许青竹。
许青竹动用她的人脉,把邀请函送给她的朋友们。
她的朋友们,认识一些企业老总。
这些企业老总,又有自己的朋友圈。
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再往外延伸。
就这样,用相互传播的方式,发出去200份招商会邀请函。
三天后,晚上8点。
在阳城一家知名酒店。
富贵杯歌手大赛的招商会议,准时开始。
参加会议的人,有123人。
有一些人,虽收到邀请函,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来参加。
吴富贵站在前方的主席台上,给下面的老板们讲课。
招商会的真实目的,是给歌手大赛找合作商家。
合作商家需要给歌手大赛,提供一定的费用。
当然,这个费用不白提供,歌手大赛帮合作伙伴打广告,扩大知名度。
扩大知名度的方式,有多种。
其一是,歌手大赛会发一些纪念品,有穿在身上的t恤,也有手提袋。
只要成为歌手大赛的合作伙伴,他们企业的名字,就将出现在大赛特制的t恤和手提袋上。
这些纪念品,不仅给歌手发放,也给所有参加歌手大赛的观众发放。
观众们拿到纪念品,带回家,可能自己穿,也可能嫌弃纪念品不够漂亮,把纪念品丢下,但是,他们家里有长辈。
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本着节俭的
第八百五十五章 招商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