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三章:追寻泰坦尼克号[2/2页]

打捞激情 蒋三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英国船只不许直接从外国运送粮食到纽芬兰,所以只能在不列颠帝国范围内寻找食物,但帝国范围内可有余粮供应的地方并不多,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纽芬兰有许多人活活饿死。1776年英军被迫放弃了波士顿、新英格兰后,粮食又得以运往纽芬兰。因为英国海军扼住纽芬兰的咽喉,而它又远离美国,不能逃避英国海军的阻截,所以纽芬兰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极力避免同美国发生政治接触。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国不许英属西印度群岛和纽芬兰同美国进行贸易往来,但英国本身无力向西印度群岛和纽芬兰供应粮食,遂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外国(指美国)可以直接运进粮食,但须由不列颠船只载运。至18世纪末叶,纽芬兰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它同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关系已经确立。它自己也拥有一支船队,出航地点大多是纽芬兰港口,而非英国商站。固然这支船队很少横跨大西洋,但与西印度群岛和北美大陆来往频繁。圣约翰港成为同西印度群岛贸易的中心。与西印度群岛贸易的加强以及与加拿大联系的增长,使纽芬兰产生了一批新的商人队伍,从而打破了西欧各国对纽芬兰贸易的控制。
      在18世纪90年代,纽芬兰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西欧战争有关。1792年反对法国的战争爆发后,从英国到纽芬兰运鱼的船只急剧减少,同时进口食物的价格增涨了,从欧洲购买食盐也增加了困难,可是纽芬兰本地的渔业却繁荣起来。虽然运鱼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道被切断,但运往美国以及在美国公布“1807年禁运法”之后运往西印度群岛的鱼的数量却大大增加了。欧洲反拿破仑战争的年代,正是纽芬兰大商人振兴经济的时机,但纽芬兰的一般居民在食物价格增涨和干鱼价格下跌的两重挤压下,生活十分艰苦。在1815年欧洲战争结束后,法国和美国这两个渔业竞争对手重新出现,但这时纽芬兰本地渔业已经确立,并紧紧地由本地人控制,足可与昔日对手相匹敌。同时,纽芬兰的人口也迅速增加,由1785年的1万人增至1815年的3.5万人。到1824年英国才给纽芬兰以殖民地地位,8年后又建立了代议制政府。
      直到1949年纽芬兰和拉布拉多半岛才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省。
      再从小岛坐船半个小就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了。”
      苏洋上机后,对凯伦说:“哈喽,凯伦女士,你的病好了吧,还要不要我再治疗一下,这次只收个五折,够优惠了吧?”
      凯伦:“你这个骗子,不但骗我二亿美元,连我几十年才练成的火烈神功也被你骗走了。”
      苏洋:“哈哈,凯伦,天下医生父母心,要不我再治疗一次,你的肝火旺盛,对身体不好,我可以打个折,五折怎么样。”
      凯伦:“你走开,这里不欢迎你。”
      苏洋:“我是玛莲的私人医生,是走是留玛莲说了算。”
      凯伦:“温文,你怎么跟这个街头骗子在一起了?”
      温文:“我可是家属,你们要救活的玛丽是我的妻子。”
      凯伦:“什么?这么快就攀上权附上贵了?把我们火烈鸟丢到一边了……”
      温文:“说到那里去了?之前的失忆刚治好,还来不及找你呢。”
      维拉烈:“好了,都别吵了,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都是天意。”

第二百零三章:追寻泰坦尼克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