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到达八千多公里外的南太平洋预定海域上空。
      七十三岁的束北星在乘风破浪的舰船上,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
      在导弹高速飞行的同时,他仅用一支钢笔,便计算出导弹下落阶段的状况——
      弹头将会激起两百米高的水柱,四分钟后涌浪就会恢复平静。
      即便根据海面洋流情况这个时间翻了一倍,留给我军抢到数据舱的时间,也只有八九分钟。
      一旦水柱落下,海面平静,我军仍未找到导弹落点,那就意味着这次试验绝对称不上成功。
      这给了打捞人员巨大的压力。
      在八分钟之内,从浩瀚且广袤的南太平洋恶劣环境中抢夺数据舱,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上午十点二十三分。
      导弹进入下落阶段,
      我军测量舰成功发现到目标。
      同时,
      雷达舰三相雷达完成锁定。
      并跟随导弹动态移动十六秒。
      十点二十五分,
      岛舰放下五艘快艇,冒险进入导弹降落区域警戒。
      十点三十分。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天而降,准确命中目标海域。
      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与此同时导弹弹头中的染色剂将海水染成绿茵一片。
      这些信号都为快艇锚定目标提供了便利。
      然而,当快艇在巨浪外围等待时机进行打捞时。
      一道呼啸声从远处换来。
      一架丑军侦察机神出鬼没般从浩瀚的海平线上赶来,并目中无人的在弹着点附近投下声纳浮标。
      随后不过两分钟,又两架丑军战机紧跟赶来。
      在五十米的超低空盘旋,试图抢夺数据舱。
      “这些丑国鬼子!”
      “他们没有离开,一直屏蔽讯号在尾随我们!”
      快艇上的战士,一边向岛舰汇报情况。
      一边冒着惊涛骇浪,向弹着点冲去。
      而原本平静的海面上,先前已经撤退的外国军舰,又重新出现。
      澳国203号训练舰和新西兰莫威号打捞船从远处的海岛上启程,突然向弹着点赶来。
      四面受敌,千钧一发之际,
      五艘快艇迅速冲破巨浪,十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下潜深海,将钩锚挂在了数据舱上。
      十点三十五分。
      数据舱回收工作完成。
      前来抢夺的丑军飞机,在打捞上来一桶染绿的海水之后,只能无趣的离开。
      而前来抢夺数据舱的外国军舰,也在岛舰的雷达锁定之下,仓皇逃窜。
      5分20秒。
      从导弹命中目标海域,到完成打捞。
      仅用5分20秒。
      这不但彰显这华夏战士团结合作、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更标志着华夏成为继沙苏之后,第二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
      从酒泉出发,跨越八千公里,精准的落入预定海域。
      其打击精度,相当于用手枪准确击中千米之外的一只蚊子。
      这在靠人工推测和弹道计算的当下,堪称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
      测量舰队上,束北星院士急忙对数据舱进行分析和记录,
      而舰长则快步走入通讯室,激动且兴奋的组织着措辞,准备向祖国汇报情况。

第349章 测试,成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