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
      眼下完成的图纸只是玲龙一号小型裂变反应堆的简单流程图。
      一个框架。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样的闭环循环系统,可以解决裂变反应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但这还不算结束。
      现在叶知寒做的,无非是写出来了一个题干,留出来了几个括号。
      接下来的填空,同样也是关键。
      次日。
      叶知寒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进行任务的分发。
      舰载核裂变反应堆项目,对于华夏而言,难度相当于“撬动这个地球”。
      而叶知寒现在已经给出了一个支点和一根杆子就能撬动地球的理论。
      接下来,怎么去寻找这个支点、去制造这个杆子,就需要靠他们了。
      从控制棒、驱动机构以及凝汽器、汽轮发动机的所有原理,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他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个舰载反应堆项目,细分下来之后,又分成了将近十几个小任务。
      平均下来,每一个任务的执行人数大约在五人到十人之间。
      叶知寒看着这一批五院院士,语重心长的进行最后的教导:
      “你们是五院重点培养的军工人才,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是希望在若干年之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所以,这次的任务,对你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五六个人,负责一个项目,讲实话,时间不够,精力也不够。”
      “如果只靠你们几个人的力量,在三个月内是完不成任务的。”
      “但是,你们记着,你们现在身处五院总部,”
      “五院是华夏的盔甲和利刃,”
      “五院总部是华夏军工的心脏,”
      “对你们来说,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力,并不是能够制造出来一个精密的仪器、切割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钢块,”
      “而是能够统筹全局,将流经华夏身体每条经络血管的鲜血,进行疏通、调配、提速。”
      “五院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也需要仰望星空的运筹帷幄,”
      “资源整合,是你们完成这次任务的关键,”
      “五大机工部,数百多座研究所和兵工厂,都是你们的资源。”
      “怎么调配,怎么组合,是你们首要考虑的目标。”
      “我就简单说这些,接下来的时间,就看各位了。”
      所有的布局结束。
      核动力舰船最后一块拼图完成。
      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
      ……
      星火计划共计三百多个研究所和工厂,进入了满载运转状态。
      所有的进度和信息,化成无数封电报,密密麻麻的填满了叶知寒的整个屋子。
      有喜有忧。
      三百多个研究所,任何一个问题,叶知寒都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但即便如此,进度依旧只是和预期持平,并没有丝毫提前的迹象。
      越是高精项目,推进的越发缓慢。
      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可就是无数次的陷入自我怀疑和内耗中去。
      因为他们所做的每个项目所做的只是巨大工程中的某个步骤,
      可就是这些步骤,组合之后,将会是世界各大强国都未能做成的事业。
  

第186章 日内瓦会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