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武雪卿神识一扫,找了间边缘靠厕所近的屋子,空房间房间有大有小,靠近厕所的这间最小,只能睡一个人,其他房间的炕有大有小,但最小的也能平躺下三个人,要是之后还来知青,肯定要和人同睡的,还不如直接选这个最小的房间一劳永逸,她把东西立在炕前,
房间大概7平方左右,只有一张窄炕一米宽,一米八长,其他地方都是空空的,地是泥巴地,墙体下面是石头,上半截是碎砖头,虽然简陋,但是看起来比较结实,房间里大部分的空间都被炕给占了,看起来比较拥挤。
见两人都放好东西出来了,村长也不废话:“因为你们刚来,没有口粮,队上可以借给你们,以后有工分了年底分粮从里面扣,或者就是你们自己去找人换,村那边墙上有标语的家里可以换菜,往南边第二家黑瓦那家也可以找他们换口粮,
明天给你们一天时间把要用的东西都弄好,记得来找我交资料落户,后天早上6点去村口大队部那里集合,要修半个月路,只早上上工,下午你们可以去准备过冬的口粮,
哦对了,要是缺柜子啥的,去村口那家,行了,走了。”村长没废什么话,说完干脆利落的走了。
两人送走村长,三个老知青迎上来自我介绍。
“我是周桂山,杭州那边的,是知青长,以后知青点有事情可以找我,希望大家和睦相处。”穿着褐色棉袄的男人拍了拍身上的柴火灰道。
“我是李丽丽,是上半年来的,来自黑省,今年17岁。”梳着两根辫子,穿着蓝底白花袄子的妹子笑着打招呼,她笑容朴实,脸色因为低温裂了些口子,已经结黑痂了。
“我是汪东春,宁省的,下乡3年了,以后有事就招呼。”一个面色黝黑,脸上挂着两坨红的瘦弱男人冷淡道。
武雪卿两人都纷纷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五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先进去收拾东西了。
武雪卿进屋后把炕上的灰擦干净,拿旧床单垫在最下面,然后铺上旧棉被又铺上新床单,空间里那床6斤重的棉被叠好放在床尾。
炕虽然只有一米多宽,估计一米二左右,一米八长,睡她一个肯定是够了的,能一个人住一个房就已经很棒了,虽然挨着旁边知青的那一面墙并没有封得严严实实,中间的墙壁大概有三米高的土墙,最上面是空的,偶尔会有隔壁的声音传来。
把枕头也放好后,她把肥料口袋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床尾,身上的水壶和布袋都放在床上。
除了知青长在煮饭以外,其他人都在房间里做事,
她把门锁了之后直接去了村长说的卖柜子的地方,
离知青点不算近,走了十分钟,她敲了敲门,一个年长的婶子在门里回道:“来了来了,直接进来呗,哪里用敲门的。”
见是一个脸生的瘦弱妹子,大姨疑惑道:“妹子敲我家门干啥?”说完她反应过来:“是新来的知青吧?”
“是的,婶子,我是新来的知青小武,村长说你家有柜子,所以我过来看看。”
“噢,进来吧,老头子有人来看柜子了。”大姨把人带进门,对着门里喊了一句后就继续去收拾菜去了。
武雪卿走进来之后才发现,院落里面空的地方都摆满了白菜,看起来颇为壮观,
就连屋檐下的空地都被白菜摆的满满的。
“来了来了,妹子,走这屋看柜子。”一个戴着灰帽子弓着背的大爷对着她挥了挥手,
武雪卿连忙顺着白菜的中间空隙走过去,房间里摆着好几个柜子,还有木盆,背篓,篮子什么的,
“妹子,自己看哈,有不懂的都可以问,炕柜3块钱一个,木盆1块钱一个,背篓8角,篮子6角。”武雪卿走过去看了看,神识一扫,挑了两个毛刺比较少,有两个抽屉的炕柜,
又挑了两个木盆,一个衣柜,一个背篓,一个篮子。
“这个衣柜多少钱?”武雪卿指着一个双开门两米高的柜子。
“这个衣柜可不便宜,香樟木的,不招虫子,要18块钱一个呢。”
武雪卿点了点头道:“我要了,那就27块4角是吧?”她数了钱递给老头。
“行。你端着盆走,剩下的我和我老伴儿给你送过去,就是衣柜得等会儿,等我儿子回来了就给你送过去,妹子叫什么?”难得的一个大主顾啊,乖乖,二十多块钱花起来眼睛都不眨的。
“武雪卿,叫我小武就可以。”
“行,走吧。”老头子动作利落,上手就端了一个炕柜然后招呼外面的老伴儿进来:“老伴儿快进来帮忙送下东西。”
三个人抱着东西送回了武雪卿的房间里,放下东西就走了,主要现在也忙而且也不熟,没空寒暄,武雪卿也喜欢这样,她一向话不多。
把东西都放好后,武雪卿看了看天色打算去买点口粮。
到了卖口粮那里,一个头上带着蓝色头巾,头发已经全白了的婆婆开了门。
“婆婆,我是新来的知青来买点菜。”
“啊?说大声点,听不见。”
武雪卿被婆婆的大嗓门震了震,凑过去婆婆的耳边大声说道:“新来的知青,来买点菜。”
“哦哦,行,进来吧,有白菜,土豆,大葱,白萝卜,红薯,还有粉条要不?”
武雪卿听到有粉条眼睛亮了亮,大声问:“都要,怎么卖啊?”
“白菜4分钱一斤,其他都5分钱一斤,院子里这些都可以,闺女自己挑啊。”
这个价格有点贵,但是,也没办法,这些是必要的,武雪卿看着院落里还摆着不少菜,她过去把要的东西都挑了出来,堆在院落一边。
因着东北这边冬天很漫长,差不多3个多月时间都要猫冬,想了想留了一半给另一位知青,
哪怕只要了一半,也很壮观了,光是白菜看着都有几百斤,显然是她们两个人很难完成的工作量,
老婆婆也挠了挠头出了门去找邻居了,没多久四五个婆子和两个跟在后面的小伙子提着根个百斤称就过来了,一行人干活麻溜着把菜搬进背篓里称重,老婆子拿着本子记重量。
看着配合默契的婆婆阿姨们,武雪卿默默的加入了搬运的工作,称重后的菜都堆在门口的板车上去。
两个小伙子装满了一车就往知青点推,另一辆板车在后面接上。
最后秤下来白菜305斤,土豆160斤,大葱70斤,粉条10斤,多多少少都余了些,婆婆就直接抹零了。
总共算下来26块钱左右,武雪卿把钱数好递给婆婆,婆婆数好点头,几个邻居阿姨又帮着把东西收拾好,笑呵呵的打了招呼就纷纷回家去了,
武雪卿对着些婆婆阿姨都挺有好感的,也不会多说多问,个性爽朗干脆,凑一块儿开开玩笑,不知不觉活就干完了。
两个小伙子也跟着武雪卿一起回知青点,还有最后一趟送完就可以了。
“武知青,菜我们给你堆地窖里了,地窖在厨房下面哈,堆在最右边的,等会儿你得花时间整理一下昂,对了,刚刚木二叔给你搬柜子来了,在门口等着呢。”
武雪卿没想到他们还直接把菜堆进地窖了,她以为要回来自己搬呢,对着两个小伙子连连道谢。
两个小伙子倒是摆手,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三人赶紧推着车回去,打开大门果然一个头发剃成寸板的高大男人蹲在门口等着,
武雪卿过去道歉让他等久了,木二叔挥了挥手,比划了几个手势。
后面推板车的小伙子见了说:“木二叔说没事,武知青你快开门让木二叔给你搬柜子吧。”
武雪卿对着木二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下了然这位木二叔可能是不能说话,连忙过去开门,
送走了木二叔后,武雪卿就进地窖去帮忙搬菜,
地窖是做成一间一间的,有几根大木头支撑着,以她目前的身高倒不用弯腰,三个人没一会儿就搬完了东西。
武雪卿见他们要走,连忙拿了两角钱:“多谢你们了,要不然我可就难了,光是这菜我就得搬很久。”人家帮忙她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两角钱不算多不算少,确实人家也帮了大忙,不然她一个人估计光是搬就要搬两三个小时,地窖爬上爬下的很废功夫。。
两个小伙子把空板车推得飞快,大声喊着:“不用了,大家都是一个队的,我们也是帮的王阿婆。”
见人走了,武雪卿想了想还是算了,以后人家有需要的话她也帮着搭把手,把钱收好,把地窖里的菜收拾堆好,
眼见着天色还早,她朝着松树林里去了,刚刚弄菜的时候有听到大娘们说起松树林捡蘑菇的事情,她也知道这是大娘们好心指点她。
松树林在知青点对面,一连串的松林,她背着背篓和篮子走了过去。
看天色这会儿差不多4点的样子,她准备去找一点柴,晚上好做饭,
走了十多分钟,眼前就出现了一片松树林,松树很是高大,地上铺着一层松针。
她索性直接放开神识,直接找到有枯枝的地方就走过去捡,折断后放进背篓里面。
越来越深入松树林就出现了蘑菇,她看着地上的棕色蘑菇,蘑菇的菌盖是棕色,菌杆是浅一点的棕色,她摘下一点点闻了下,有一点木头的香气,还有点潮湿的味,说不上好闻。
这可能就是他们说的蘑菇,只是不知道是哪一种?既然见到了,索性就摘了下来,打算等会儿找知青长问问。
天色越来越黑,林子里面能见度也低了很多,她背着一背篓满满的柴,提着一篮子蘑菇回去了。
路上她遇到的大的树枝,不好拿的都收进了空间里,还收了一些松针,可以起火的时候用,
至于蘑菇,就不仅仅是手上的一篮子了,这种蘑菇一长就长一片,经常四五根长一块儿,
没多久她就摘了十多斤,多余的都被她收进了空间里面,外面只有篮子里面的几斤。
武雪卿满载而归,村里也冒起了烟,空气中飘出了饭菜的香气。
知青点也起了炊烟,在落日的余晖中缓缓的消散。
知青点的人都在厨房,包括那个新来的知青李知宁,四个人聊的热火朝天,见她进来连忙给她让道。
第10章 坐火车;到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