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那天,朝廷取消了夜禁。
百姓们为了庆祝元宵佳节,在街上燃灯盏,做灯树。整条主街道火树银花,张灯结彩,规模十分宏大。
沈青黛带着沈母、夫郎和儿子一起逛灯会,迎面碰见表演的队伍。
最前面几人扮作僧人和道士,有的手举宝剑,有的肩扛大笔,有文人有武士,神气十足。
后面几人分别扮作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上演了一出精彩至极的“三英战吕布”。
沈青黛他们站着看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灯山”那边走,那边有正在表演“百戏”的杂耍艺术团。
杂耍艺人们表演着平衡、蹬技、钻圈、魔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看到兴起,沈青黛还打赏了三文钱。
看完杂耍后来到了今天的重头戏,也就是那座“灯山”——鳌山灯。
这是一种用万种彩灯叠成鳌的形状,制作出的巨大灯景。其规模和气势,完全不亚于楼宇殿堂。
眼前这座鳌山灯,最上方立着“八仙”。其上方悬挂的花灯,有的像球,有的像鼓,表面画有动物、植物、风景或建筑,各有不同。
观赏完鳌山灯后,一家人散着步回了铺子。
铺子里只有方晴山一个人在做汤圆。
张廷安四处打量了一下,问道:“奕川呢?”
方晴山顿了一下才说:“和杜姑娘逛灯会去了,还没回来呢。”
不知为何,方晴山的语气有些幽怨。
沈青黛笑了,“趁这机会多培养培养感情也好。”
在他们眼里,杨奕川和杜若感情稳定,迟早是要成亲的。
既然回来了也不可能看方晴山一个人忙,沈青黛和张廷安洗了手便过来和她一起包汤圆。
他们一共包了两种口味:一种红糖花生馅,一种白糖黑芝麻馅。
汤圆刚下锅杨奕川就回来了,脚步欢快,嘴里还哼着小曲,显然对这次约会非常满意。
看他进来,沈母笑着调侃,“小杨还真是个有口福的,这边汤圆才下锅呢,你就回来了。”
杨奕川闻言也笑得眉眼弯弯,“是吗?我运气真好!”
张廷安轻轻撞了他的肩膀,“和杜姑娘玩得怎么样?开心吗?”
提到杜若,杨奕川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小声回了句,“挺好的。”
其余的就不肯多说了。
白白胖胖的汤圆很快浮了起来,众人拿好碗和筷子,要吃几个就自己去捞。
正月十六那天,杨奕川的大哥大嫂来了。
多年未见,杨奕川觉得眼前这对夫妇十分陌生。他大哥杨奕钊倒是没变,一见面就过来抱住他,和小时候一样。
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大哥,杨奕川虽然有些不自在,但还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背。
杨奕川问他:“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杨奕钊回答:“我们去你二哥那儿过年,他跟我们说的。”
&nb
第49章 不速之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