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大军在颍川和谢石会师后,顺利攻克阳城(今河南登封市附近)。
然后绕过嵩山,折向西北,进攻位于洛阳与野王之间的要地,著名的虎牢关。
只有攻下此城,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通了野王,让这座漂泊在北方鲜卑大海里的孤岛,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的汜水镇境内),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
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镇守在此的是手握五万大军的鲜卑名将傅颜(也叫傅末波)。
如果虎牢关被攻克,那么晋军将沿黄河岸边的平坦大道二百里,骑兵两日内到达洛阳。
镇守洛阳的也是鲜卑重量级人物,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左中郎将、武威王慕容筑。
晋军在虎牢关下已经攻打了三日,傅颜坚守不出,凭借城高壕深,另北门是黄河天堑,大大得降低了防守的压力。
因为黄河岸边根本不用守,只需派少许军兵看护即可。
北岸在野王的陈安也是着急陈谦主力被虎牢关所阻滞,不由得想起了广陵的北府兵。
北府兵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他最了解。
于是陈安派人渡河送信,一封是给陈谦的,一封是给谢玄的。
陈谦见信后,精神为之一震,但也有些将信将疑,喜忧各半。
喜的是北府兵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是该把这帮小伙子拉出来练练手,热热身了。
忧的是虎牢天险,我十五万大军都攻不下来,凭这帮小菜鸟们,能攻克吗?
姑且一试吧,于是,陈谦派快马日夜兼程,将陈安的信送到广陵郡。
话说谢玄率北府兵,击鞭锤镫,衔枚疾走,四日后来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的硖山口,登船沿夏肥水(今西淝河)一路向北,最后在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下船。
于五月三十晚到
第32章 兵临虎牢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