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投军北府[1/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到这里,看着慕容?ツ歉奔扰橙跤钟字傻谋砬椋?媸呛尢?怀筛帧
      慕容恪苦笑一声道:“陛下啊,微臣必当竭尽所能,力阻来犯晋寇。微臣出征后,望陛下勤于政务,集思广益,任用贤能……”
      “好吧,”慕容?ゼ僮鲂樾奶?〉难?樱?V仄涫碌厮档溃骸盎适澹?藜窍铝恕!
      “吾皇英明,那臣就告退了。”慕容恪叩首道。
      慕容?ヌ?掷噬?溃骸霸ぷ;适迤炜?檬ぃ?淼匠晒Γ?拊谮?瞧谂未笱嘟?客椿鹘?埽?绱?恫加阢谙拢
      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周边),隶属徐州辖区,也是广陵公陈谦的采邑。
      因与重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周边),隔长江相望,所以称之为北府。
      竹林七贤的嵇康千古绝响《广陵散》就是改编于此地的流行琴曲。
      时值仲春,广陵城外,蝶舞蜂鸣,草绿花红,百鸟啼唱。
      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
      一名布衣骑者,随着熙熙攘攘的赏春人群进了广陵城。
      此人腰悬佩剑,身材魁梧,紫面环目,但形色憔悴,神不守舍。
      他就是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刘牢之。
      连日来,悔,恨、怨、愁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听着人们传颂徐州北伐大军连战连捷,百感交集。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英姿飒爽的陈谦率领着他熟悉的战友们,攻城掠地,驱杀敌寇场景。
      而此刻自己却是孤身一人南下,远离军旅,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
      刘牢之可是没有闲情雅致去欣赏这广陵春景。
      进城后,打听着路人,直奔府衙而去。
      来到广陵郡府衙后,向守卫军兵说明来意。
      有军兵进去通报,不大一会儿,传刘牢之进去。
      进到府衙大堂,见中间座榻上坐着一名身穿软甲,外罩素白袍的年轻将领,正在翻看文书。
      面色白皙,清秀文雅,剑眉凤目,眉宇间透露着英武豪迈之气,长相酷似谢石。
      他认识,这就是深得陈谦喜爱和器重的年轻将领谢玄。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谢安复出,即将谢玄推荐给陈谦。
      谢玄当即被任命为兖州参军,刘牢之与他一起共事近两年。
      兴宁元年(公元362年)初,因陈母苗薇病逝,刘牢之随陈谦回建康丁忧守孝,再无来往
      如今谢玄已经被陈谦提升为广陵相(相当于郡太守),兖州司马。
      看着谢玄,刘牢之更是心起波澜,人家比自己大一岁,已是正五品的郡守兼兖州司马,正是春风得意,而自己却是日薄西山。
      刘牢之不敢怠慢,疾走几步,躬身一揖到地,“末将参见谢司马。”
      “哦?道坚怎么来了?”谢玄英俊的面庞上露出几分微笑道。
      他早在几日前就接到谯郡的军帖(魏晋时期下行文之一)。
      谢玄故作不知,看了看有些衣衫邋遢的刘牢之,摆手让他坐下,令亲兵给他端上茶水。
      刘牢之紫面更紫了,在做座榻中拱手,有些语无伦次地道:“末将,哦,不,卑职……小人奉太尉之令,特来伏波将军和谢司马麾下效力。”
      “哦,这样啊,道坚,可有太尉或是刺史书令吗?”谢玄和蔼地问道。
      刘牢之从怀中掏出竹筒,双手呈了上去。
      旁边亲兵接过竹筒,交给谢玄。
      谢玄看了看,见竹筒上写道:伏波将军亲启。
      忙吩咐亲兵道:“快去校军场,请伏波将军到此。”
      亲兵答应着跑出大堂。
      “道坚,喝茶。”谢玄客气地招呼道:“路上走了几天?”
      刘牢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答道:“禀谢司马,因太尉没有明确指示,所以走了半个多月。”
      他一路上因心情不好,每晚喝的酩酊大醉,睡到日上三竿,所以每日行程并不是很多,九百里的路程走了半个多月。
      “哈哈,道坚,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一二,孟子云:知耻近乎勇,你可不要灰心啊。”谢玄安慰道。
      “是,谢司马。”刘牢之心中感激,点头答道。
      谢玄端着茶盏,喝了口茶,接着道:“北府军每日训练艰苦,还兼有执行太尉特殊军命,没有白日黑夜之分,你可能吃得了苦吗?”
      “小人此来,并无其他非分之想,惟愿在伏波将军和司马麾下做一兵丁,上报朝廷,下报太尉之恩,虽死无憾,何足惧苦?”刘牢之神情肃然,躬身拱手答道。
      “好,好,道坚有此志向,将来定会有所作为。”谢玄赞许地点头道。
      二人聊了一会儿家常,听见大堂下传来脚步声。
      刘牢之转头一看,只见一人走上大堂。
      五短身材,有些微胖,远看像个圆球一般。
      顶盔挂甲,一身戎装,头上冒着大汗,白皙的圆脸上两道乌黑的八字胡分外显眼,与两道弯弯的浓眉交相呼应,远远望去,像极了有四道胡须。
      这不正是许久未见的,陈谦手下第一心腹爱将,伏波将军,萍乡县男陈安嘛。
      两人赶忙站了起来,一起躬身施礼道:“参见伏波将军!”
      “哈哈,”陈安边笑着边走到刘牢之身前,拍了刘牢之一下头道:“你小子来了啊。”
      “是,小人特来伏波将军麾下效命。”刘牢之恭谨地答道。
      谢玄从座榻中刚要走出让座,陈安摆手道:“这是你的衙门,不必,坐那里吧。”
      说着,陈安一屁股坐在了谢玄上首,刘牢之的对面,挥手笑道:“都坐吧。”
      亲兵赶忙捧过茶盏,放在他的桌案上,退了下去。
      谢玄从桌案上拿起刘牢之带来的竹筒,双手躬身递给陈安道:“这是道坚带来的太尉手书,您请过目。”
      陈安接过竹筒,快速地扫了一眼蜡封,端起茶盏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对刘牢之爽朗地道:“你小子在北府好好表现,我会向太尉禀明,争取早日回到谯郡啊。”
      陈安的话语虽然粗俗但就像这春风化雨一般,沁入了刘牢之干涸苦涩的

第17章 投军北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