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果然。
这些少年的反应,与他预想中的一样。
他们虽然都没经历过人间疾苦,更没见过李宽所说的这些国情民生。
但也都有自己一定的判断能力。
尤其是刚刚见识过李宽的才华,如今又听他对国计民生侃侃而谈。
再按照他所说的,回忆了一下这是几年中,自己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东西被革新过。
答案是,没有!
除了见过的人有变动外,所有的东西都跟他们小时候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革新。
顿时觉得李宽所言甚是。
李宽摊了摊手:“这就是问题所在!”
“人生不应该只是墨守成规的,应该是进步的,是革故鼎新的,是推陈出新的。”
“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致力于提升和发展,而不是一辈子在父辈的荫佑下,继续走父辈走过的老路,没有任何创新,创造的追求和才能。”
贵女们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士子们就更不比说了。
他们的人生,到今天为止,学的都是之乎者也,礼乐射御书。
像李宽这样,对时事如此直白的剖析和演讲,他们从未听过。
不明,则觉厉。
因为他说的,大多是他们没接触过,也没听说过的领域。
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和启发,就如晴天惊雷。
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李宽所分析的,就是如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
这时,一个士子大声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让大唐变得越来越好呢?”
李宽:“有句话,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兴国,人才强国!”
“百姓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全靠本能和父母传下的手艺生活,一点技术都没有的话,还能为我大唐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呢?”
“这样的百姓,除了活着,应该就不会有其他人生目标了吧?大家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所有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楚王这句说得可真好!”
如今天下大定。
以武开国,以文治国,历史以来皆如此。
治国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才。
李宽见已经洗脑成功,便继续道:“我所说的人才强国,人才两个字,可能和大家理解的而并不一样。”
“在我看来,人才并不局限于士子,不局限于官员,所有能为大唐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都叫人才。”
“只不过,学者,士子和官员们因为能力更大,做出的贡献肯定会更多。”
“但是如果只寄希望于士子和官员,就算把大家全累死,对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就比如在场的诸位,你们觉得如果只凭借你们如今所拥有的知识水平,能不能自己造出你们现在看见的这种能凭空散发光芒的彩灯?”
所有人都摇头。
他们刚刚都仔细研究过路边的这些彩灯。
别说造它出来,他们连它为什么能在夜间发光都不知道。
第174章 你以为我是在洗脑?你猜对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