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宽这两天在长安年轻人口中出现的频率太高了。
他们几乎都是听说过些许李宽的事迹,只是没人亲眼见过他。
但是在他们看来,李宽这样的纯属于天之骄子。
不但出身好,而且有学识,有见识。
虽然口无遮拦,不怕得罪人。
但人缘却出奇的好。
尤其是在权利中心人群中的人缘,简直好得令人发指。
所以他们一直认为,楚王是个很有思想,很有头脑的天才。
但如今见他一脸满脸傲娇之气,说出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且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话,他们对他的印象,顿时就变了。
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穿暖衣,这件事情,历朝历代,即便繁盛如前隋,巅峰时期都没有做到过。
楚王一个寻常的亲王,居然有此鸿鹄大志,其他亲王知道吗?陛下知道吗?言官们知道吗?
身为亲王,居然敢有这中陛下和太子才可有的志向,还敢跟长孙仆射和房向表明自己的计划和决心。
也不知道他是缺心眼呢,还是缺心眼呢,还是缺心眼。
就这样的皇子,长孙仆射和房相这种朝廷重臣,居然还把他当做鞭策自己孩子的对象?
难道说,大唐的朝堂其实是很单纯的?
官员们很官场也很纯粹。
不像自己家中长辈耳提面命,仿佛交代的那般尔虞我诈,反复无常?
到场的士子们大都懵逼了。
他们也都是心怀大志的年轻人。
虽然家族培养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家族的颜面。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比如守护一方百姓,尽自己所能为朝廷。
或者为大唐的崛起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名垂青史等等。
但是任何人,哪怕是没有见过人间疾苦的士子,都不敢想象,要怎么样才可能让全国人们都吃饱穿暖。
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那不就是读书学习吗?
只有士族和寒门才有资格进的学堂,难道也能让全国百姓都进?
楚王说的这种状态要想出现在大唐,除非出现神迹吧!
所以对于小康这个词语,他们完全不敢苟同。
这玩意在他们看来,纯纯就是画饼行为。
不过当着这些真正的名门二代,他们就算心里腹诽,也仅仅只敢在心里腹诽而已,并不敢真的出来质疑李宽。
长孙冲和房遗爱听到李宽的回答后,却丝毫不感觉有违和感。
因为他们的父亲,现在正处于对李宽的盲目崇拜中。
所以最近他们说话的时候,总是透露出对于李宽能做到这些的信任感。
俩人虽然压力大,但是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认为李宽可以办成这事。
所以俩人都点头道:“哦,原来如此,阿耶说的没错,楚王果然好学识,我们跟你一比,确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让全国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我连做梦都不敢这么做,楚王居然敢让它变成现实,光是这一点,我们比你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第168章 谁还不是个别人家的孩子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