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说李宽取士不论出身,那不是公然违背士族的官场垄断计划吗?
很多官员闻言顿觉不妥。
“陛下,楚王之提议并不可取。”
“朝廷招选官员历来都是靠举荐和科考选拔,突然面对全京畿道选拔,且不论家世的话,难免会导致招选的官员良莠不齐。”
李世民还没开口,李宽便道:“这不是有笔试和面试两轮嘛?如今的科考只考时务策,并不能满足商务委对人才的需求。”
“此次商务委选拔人才,主要是为了尝试新的商业模式,自然应当招选一小部分来自商贾家庭的人员。”
李世民适时在旁搅浑水道:“朕以为楚王所言有理,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无伤大雅。”
“且我大唐士子们饱读诗书,知晓时政,他们的学识和眼界又岂是其他人员所能比拟的,最后录取的人员想必也多是参考的士子。”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纷纷附和道:“臣也认为楚王此提议可取!”
连程咬金和侯君集都站了出来:“臣附议。”
既然他们俩都开口了,武官中便有不少人也表示同意。
反正他们的官职都是打出来的,文官从哪里选跟他们也没多少关系,他们只要附和兵部尚书跟程咬金,侯君集就行了。
文官中还是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程咬金就铁青着脸,环胸看向文官队列。
但凡有人出列反对,他就用看傻逼,而且是看被痛揍过一顿的傻逼的眼神看向对方。
这些文官被程咬金和侯君集恶狠狠的眼神死盯着,说着说着就被吓得语焉不详,只得退回去。
连魏征这个刺头都没有表示一句反对意见。
不得不说,魏征其实是最懂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人。
每一次做选择,他都会选择当时最强的一方。
只不过被他选择那一方,总是倒血霉。
但这只能说明他运气不太好,可他懂势。
此事他不但没有反对意见。
还在心里朝那些当场反对的文官们翻了无数个白眼。
傻吧?看不出来陛下现在有多器重楚王吗?
而且陛下这手棋,还不止是为了捧楚王。
他这是打算趁热打铁,趁着朝廷在与突厥的对决中大获全胜,皇室声望最高的时候,让太上皇和楚王打响从政和经商的第一炮。
毕竟,以楚王的手段和见识,再加上那些奇妙的东西,抢走原本把持在门阀世家手中的产业,击垮门阀世家不是迟早的事情?
这几个大唐的政治全力中心明显已经达成共识,你们以为你们现在反对能有用?
可别白费精神了。
果然,李世民立刻笑道:“既然这么多爱卿都赞同,那此事就照此决定吧。”
“不过朕比较好奇,楚王既然提议不论家世均可报名,那考试科目应该也与科考不一样吧?”
李宽点头道:“臣打算通过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来选取,笔试的题目,由我与吏部共同出题。”
“出题的范围嘛,暂时保密,等比试成绩出来后,会再组织优胜者进行一轮面试。”
“面试结束后,臣会亲自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
第84章 新的官员选拔范围,最会审时度势的魏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