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周采玉,你真是没良心啊。从来到现在,你都问过我一句好不好。”周金枝从马车里摸出一把花生,坐在厨房门口吃。同时还不忘对周采玉只关心周进宝表达不满。
周采玉扫了眼正吃花生的周金枝,就她这样,还需要自己问,人肯定没事的。
外面敲门声响起,周金枝站起身拍拍屁股走了出去。很快外面传出哭泣和吵闹声。接着就是周金枝重重的关门声。
江秋倒了热水递给气匆匆走进厨房的周金枝,“怎么了?”
“对门没吃的,要借咱家一石米,说是瘟疫过了送咱家两石米。”周金枝嗤笑,对方上下嘴皮子一张就要借一石米,拿当他们冤大头呢。
周采玉猜测对方是看他们赶着马车进城,猜测他们家有不少吃的。
说着话,又有人敲门。周金枝一听声音,放下手中的碗,“老娘不发威,真当我是病猫了。”说着撸起袖子,抄起靠墙的斧头走了出去。
江秋不放心周金枝,放下手上的活走了出去。
周采玉相信有江秋在会处理好,没有出去,伸手揉面包包子。
包好够蒸一锅的包子,停手。先升火,再将锅洗涮干净,舀水倒进锅内,放上蒸笼,放上包子,盖上盖子。
一锅包子蒸熟,周采玉洗手,将蒸熟的包子拿放到一旁的干净盖子上。
周金枝面色不好的走进厨房。原本想和周采玉吵架,闻到包子香,让她放弃吵架。
包子要紧。
吃了两个包子,火气也没了。
周采玉拾好新一锅包子继续蒸,周金枝坐在灶后一边烧火一边絮絮叨叨的和周采玉说了情况。
之前来借一石粮食的,对门那家人姓郑。是秋天才搬到这边住的。男人叫郑五,他媳妇叫石榴,听说是青楼里出来的姐儿。
也不知啥眼光看中了郑五,那个爱贪小便宜,欺软怕硬的主。一开始不清楚底细,周家被占占了两次便宜,后来摸清楚了。
周金枝和卢巧灵没让对方再占一丝便宜,甚至还让还出了好几次血。两家的关系十分的不好。石榴来借粮,直接被周金枝给骂走了。
但后面敲门来借粮食的却是住左边再左边的那一家。那家也姓周,周老太太的丈夫年轻时得急病人没了。
周老太太那会正是二十出头年纪,娘家婆家都支持她改嫁。周老太太与丈夫感情好不愿意改嫁,替丈夫孝敬公婆抚养三岁的儿子周忆明。
周忆明长大后在酒楼做账房,娶妻生子,眼看着日子变好,周忆明却在从酒楼回家时,被一个纨绔子弟骑马撞伤。
送回来时,全身是血眼看不行了。周老太和儿媳卖光了家里值钱东西,还有纨绔子弟给的赔偿。周忆命保住了一条命,但人却摊了,以后做不了事。
周老太一家如今靠儿媳给人洗衣服赚钱生活。
不想新河州出现了瘟疫,周老太的儿媳感染了瘟疫被衙门的人带走关起来。家里就剩下,一老、一残、一小。
在平常,左邻右舍会帮一把。但现在瘟疫,城里粮食价格高,大家都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活到开城门那天。
第164章 借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