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顿悟[2/2页]

儒剑仙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宁平大儒忍不住夸赞宋知书的天赋,同样的他也很有些担心,一甲子的时间,够不够宋知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甲子成圣,不是不可能,不过我儒家一脉,还是要看关键顿悟,再好的天赋,若是在关键时刻悟不出来,也是多余的。”古云大儒有些担忧道,这话一说,宁平大儒忍不住开口。
      “你前脚还夸赞宋小友,怎么后脚又唱衰啊?”
      “你懂什么,老夫这是为爱徒忧心,怎么能叫唱衰呢?”古云大儒有些没好气的回答,后者不由笑骂出声:“现在就一口一口爱徒,指不定人家宋小友还不愿意拜你为师?这么早开始庆祝,别到时候自取其辱。”
      “就算不拜我为师,那又如何?能传授他这些学识,也对得起我学识之路了。”
      古云大儒认真开口,后者听后,收起了玩笑,这样的胸襟,他不可能言笑,这是不敬,不是对古云大儒的不敬,而是对学识的不敬。
      “弘扬品德,言传身教,弃旧图新,自然变化,至善之境,不用其极。”
      “不被眼前障碍困惑,不因非我之事而思虑,知我知之事,行我该行之路,确定目标,做好自我。”
      “似佛家三法印一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本质不变,无非一个是因果,一个是自然。”
      房间内,宋知书已有明悟之心,他先是审查自身的情况,随后重新去看待这些问题,又重新熟读一番大学经文,这一次他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亦有更多不同的心得了。
      甚至宋知书用了佛家一些东西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待双重印证之后,宋知书彻底明了太多太多事情。
      “先生,学生悟了。”
      此时此刻,宋知书的声音响起,他彻底明悟了何谓明明德,何谓亲民,何谓至善。
      轰。
      就在宋知书明悟刹那,四面八方,一道道儒家正气朝着这里涌动而来,房屋内,一朵朵白莲自地面绽放,奇光闪烁。
      “圣贤异象?”这回还不等古云大儒出声,宁平大儒便已经失声,好在他们是传音。
      “速速镇压异象。”古云大儒瞬间回过神来,他凝聚儒家正气,施展大神通,直接将所有异象全部镇压住,一切异象全部聚集在他掌中,以免扩散而出。
      一道道儒家正气化作白莲,白莲摇曳,荡漾更为厚沉的儒家正气,形成河流,异象连连,惊人无比,两人注视这样的变化,说不出一句话来,眼神当中除了震撼,实在是无有其他表情。
      “白莲摇曳的儒家正气,怎么给我一种厚如山岳般的感觉,古云兄你仔细感受一下,这好像.......不弱于我们的大儒正气啊。”
      宁平大儒咽了口唾沫,他察觉到了这个细节,忍不住出声。
      后者没有多说,而是细细感悟,刹那间他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不是不弱于,好像......比我们的大儒正气还要强一些,这是什么?”
      两人惊愕于宋知书的浩然正气,实在是觉得有些恐怖。
      而宋知书的元神,也在这一刻得到巨大的提升,他念头达通,以往想不明白的事情,在这一刻全部茅塞顿开,不止如此,身体也在这一刻给予各种反馈。
      对身体的掌握,达到了一种完善的程度,他已经知晓自己现在的情况。
      体魄中等,练气五层,境界练气六层,而元神刚刚已经突破筑基后期,之前是筑基初期,相当于跨越两个小境界,而之所以如此精准,是因为白秋玉,通过白秋玉的元神威压,宋知书自我分析,得出自己的元神,比白秋玉要稍微强一些,但没有强太多。
      这令人震撼,一个练气六层的修士,竟然拥有筑基后期的元神,只因这次顿悟,宋知书也抵达知圣境圆满,儒家第一境大圆满。
      不止如此,足足一百道儒家正气凝聚于体,等同于十道浩然正气。
      并且,宋知书还发现自己要不了多久便能突破到练气七层,不需要依靠凝气丹,依靠自己,十日内便可突破练气七层,这也是知圣境带来的好处,元神太过于强大了,连带效应。
      顿悟之后,宋知书继续开始思考诸多问题,古云大儒与宁平大儒没有打扰宋知书,而是静静守在一旁。
      就如此,足足三个时辰后,宋知书想明白太多太多的事情,而他也从顿悟中醒来。
      “学生宋知书,多谢两位先生指点。”
      顿悟醒来,宋知书第一时间朝着二人作礼,深深感激着两人,尤其是宋知书知晓了,刚才古云大儒的用心良苦,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只是当两人现在充满着疑惑,很好奇宋知书的儒家正气,为何有这样的变化,想要询问时,突兀之间,周文渊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老师,书院之外,白昊辰求见。”
      新的一周,求点推荐票、月票、打赏!拜谢!

第五十四章:顿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