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女性与男性心理的细微区别[2/2页]

深层心理学 莲花九天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心理上的痛苦之所以难克服,往往是最初最安全美妙的本源记忆被压制,而过多过早地向使他痛苦的人妥协;形成自我惩罚。
      而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无法战胜对方。
      所以,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但人们往往把这句话转化为一种变相的妥协。
      好像在对外人说:“我并不是打不过你,你不算什么。我只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而已。”
      实际在内心还是表达对对手的一种防范。
      仿佛在暗示自己的力量,劝告对方不要侵犯自己。
      而不是闲庭信步,任由外界的变化,而保持内心的强大与淡定。
      所以,女人并非一定要了解。
      就像在前面说的s男特别害怕理科或医学人士,如果他们说一句:“你的心理有问题,是因为生理上的基因有缺陷。”
      不管是否去检查,也足以令他绝望。
      他们忘记了自己最本能地直觉渴望恢复心理健康。
      只要有这种渴望,就可以肯定以前的心理基础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绝望,只是曾经意外地被理科老师惊吓,而导致向他们过度妥协、言听计从的结果。
      竟与自然科学上的探索并无关联。
      如不经深层分析,根本无从现。
      还只会纠缠于他的生理缺陷到底在哪里。
      对待女人也是如此。
      爱情上的失败并不一定是不了解女人,而是忘记了自己曾经最有信心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太了解别人。
      如果一定要了解女人。
      只能从她们的潜意识了解,而不能看她们说话的字面意思。
      比如,女人毫无原则地夸赞男人的外貌,是一种潜意识的创意表露。
      来源于在开篇所说的:“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
      一种毫无疑义或无条件的事,往往会因完全满足而压入心底。
      所以,表现到意识中的,往往是与之相反的意思。
      就像如果有人刻意强调“地球是圆的”
      则可能会有人爆出惊人之语“地球不是圆的”
      也因为这种无条件事实的潜没,会让人难以记起。
      就像人们回忆儿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时,总是无法想起。
      而有条件获得的快乐,比如奖励,则会记忆犹新。
      前者是无条件的,后者是有条件的,就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所以,女人某时的惊人之语,不过是一种无意的表露。
      还有,女人多变的性格,来源于她本身的心理结构。
      从单纯的性别上说,男孩是恋母排父的,所以他表现出与男性对抗的勇气,呈现出一种阳刚;
      而女孩是恋父排母的,所以她表现出与女性对抗的勇气,会比男性更温柔。
      男孩的恋母,跟他是从母亲的身体中分离出来的血肉,是有一定关系的。
      但是,问题出现了。
      因为女孩也是从母亲的身体中分离出来,所以女孩也应暗藏一种隐晦的恋母情结。
      这样一来,女孩不仅恋父,还隐藏着一种微妙地恋母情结。
      这就是女性的复杂之处。
      弗洛伊德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中,曾洞悉并揭示了这种复杂性。
      当然,男性也有女性因素。
      但女人的两面性比男性更加强烈。
      所以,在现实中,一个女孩很容易接收一个偏中性化的柔美男子;但是,再女性化的男子,也难以接受一个男性化的女孩。
      所以,在对待女性心理疾患者时,可以复制前面心理分析、梦与记忆、心理与躯体中,对男性心理描述的所有内容;而只需把男性恋母,转换为女性恋父。
      但是,不要忘记女性心理中深藏的那部分恋母情结。

第一章 女性与男性心理的细微区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