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乱梦[2/2页]

深层心理学 莲花九天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曲折也并非光怪6离,很多人都有过恭维的想法和行为。
      只是程度高低的问题。
      可见,一个人如果太过向外界妥协,甚至会把一个几近陌生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理想。
      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有些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陌生的、荒诞不经的想法。
      感觉毫无逻辑,和自己毫不相干。
      实际却是被他遗忘的,曾有过的一次过度妥协。
      说到这,不由得联想到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
      在社会交际上,人们往往排斥那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
      甚至着他们的眼神都有一种逃避,或者讳莫如深。
      或许会认为他们心里与人有芥蒂,或者太过高傲,不近人情,有距离感,难以接近……
      甚至认为他们与自己有仇恨、有意见……
      于是,那些人格退缩自卑的人,会觉得很内疚、自责,认为自己的沉默是一种罪恶。
      只得强颜欢笑、言不由衷地与他们交流。
      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些内向的人群。
      难道他们真的是那样不近人情?苦大仇深吗?
      未必如此。
      根据与他们的接触,大家也许会现:他们原本是如此地善良,对人毫无芥蒂,也不存在什么有意见。
      仅仅是单纯地不想说话而已。
      想保持内心的宁静而已。
      只是因为他们遗失了那种“自内心去交流、欢笑”的记忆。
      心理的机制在渐渐追寻这种本能记忆,导致与外界的联系稍微弱化而已。
      如果他因为沉默而自责,因为外人的不理解;就会中断这种记忆的追寻;反而变得极不自然;让人看上去好像内心有仇恨似的。
      而那些心态很健康的人,却不管这么多。
      不管他是否沉默内向,都会很自然地和他交流。
      事实也证明:他们并非那样不近人情,而是很乐意和人交流。
      当然,以上也只是随意的表露。
      内向或者自卑人格的人,并不要太在意外人的评价;也不要抱怨外人的不理解。
      逃避内向人群的人,内心也并非十分健康。
      而只需依循自己的本能意愿便可。
      追寻自己曾经童贞的记忆。
      想笑就笑,想说就说。
      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的时候就睡、想玩的时候就玩……
      这样自然不会因妥协而融合别人的想法,使自己的想法变得很怪异、很不自然。
      有时候在外人面前强颜欢笑并不是一种幽默的习得,更像是一种“无所谓”。
      但请不要把这种随心理解为幼稚。
      因为一个人太过缺乏童贞,是无资格谈幼稚的。
      也不要认为这种随心就是简单的顺其自然。
      因为如果不了解所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强行这样随心所欲,就可能是真正的幼稚。
      更不要把随心所欲理解为为所欲为,因为人的本能只是单纯地求乐,并无刻意破坏之意。
      这或许需要各位用自我记忆去体会,言语的解释并非十分贴切。

第十二章 乱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