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被追赶的梦[2/2页]

深层心理学 莲花九天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等到以后“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则会是常的痛苦。
      这在前面的“恐艾”问题中描述过。
      上述这些,也不过是一些包含着些许价值的、“滥竽充数”的口水罢。
      现在,回到主题。
      这个追赶的梦,其实就是在唤起他记忆的一种方式。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确实有过这种被人追踪,然后又逃避追踪的经历。
      那就是在他读书的时候,因为学校制度过于严厉,禁止学生外出。
      所以,在唯一的有半天时间休息的星期天,他都会如时出现在校外的游戏厅里。
      但是,当时的老师总会在这休息的半天中,走遍大街小巷的游戏厅,看是否有学生在玩游戏。
      如若被抓到,则是召见家长的后果。
      如果没有被抓到,他则会十分庆幸和得意,并以此为乐。
      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典型的“退行满足”。
      就像在前面说的那样s男以读者为痛苦,以放假为快乐。
      而要获得放假的快乐,前提是接受读书的痛苦。
      他却意外事件而忘记了,最初抗拒读书时那种水平较高的的正常快乐。
      这里说的“抗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读书”。
      而是一种正常水平地对“读书”的抵抗力。
      不会妥协到把“读书”当成生命的全部。
      这种妥协也许也是多数常人共有的。
      就像一个人总是渴望被人认同,被赞美,如果得不到,就会很低落。
      或者在工作中,渴望得到赏识。
      家庭中渴望父母感情和谐。
      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依赖过高,就会失去自主的快乐。
      这种依赖也是心理疾患者最难克服的障碍。
      即使为他们竭尽全力,层层深入分析,有部分人还是沉迷在这种依赖中。
      而无法找到那种与父母身心交融的本源快乐。
      过度依赖实际就是一种与父母的分离。
      因为他们没有把父母的爱植根于心中。
      换句话说,没有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当成是父母的存在。
      而过度依赖于形式上的感情和谐。
      这些就是上述这个“追赶梦”的含义所在。
      但是,正如在前面所说,梦是具有动态平衡性的。
      有这个“追赶梦”,就可能有与之相反的梦存在。
      这种“动态平衡性”,也可以理解为心理机制的自我修复功能。
      这种与“追赶梦”相反的梦,相信多数人应该做过。
      那就是一种可称之为“禁锢梦”的梦。
      在梦中,做梦者处在一种很危险的环境中,很想逃离这种环境。
      但是,越是想逃离,身体就越被禁锢,仿佛被灌入铅一般,无法提腿。
      如果仅是从表面分析。
      根本无法与“梦是愿望的达成”相符合。
      因为既然想逃,逃就是做梦者的愿望,可为什么偏偏又逃不了?
      只有与“追赶梦”相结合才会明白:禁锢梦,仅仅是在恢复他本能的勇气与自信根本不需要逃离,自己一定能够战胜那些危险!
      回到现实中,他就不会依赖于“退行满足”,而追求自己原本正常的快乐。

第十章 被追赶的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