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
      吕不韦顿了顿,最终声音坚定的道:“有关你的战报,本相全都看了。你口中的伏斩过万,依旧是以赵军万人的头颅记功,并且我大秦锐士所过之处,对赵国的领土村落实行的都是焦土政策!”
      说到这里……
      吕不韦的语调陡然变高道:“?公,本相曾与你一再强调,我大秦从今以后必须要一改虎狼之师的名号,高举替天行道的义兵大旗!”
      “结果你身为上将军,却率众违逆新政国法!”
      “?公!本相现在想知道,你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
      ……
      吕不韦思虑再三。
      最终他还是在口风上稍微松了松。
      只要?公承认自己是无心违逆了新政国法,那他就不拿其开刀!
      不然的话……
      “回禀王上,相邦!”
      ?公闻言丝毫不怂,他强硬无比的道:“此番领兵攻赵,依旧施行斩首记功是老臣一人的决定,原因很简单,老臣以为……相邦所谓的义兵新法,有些太过于想当然了!”
      吕不韦身体微微绷直:“?公,注意你的言辞!!”
      吕相表示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了。
      “哼!”
      ?公拱手向秦王施礼道:“王上!相邦不在攻赵前线,他根本不明白。若是真的施行义兵新法,我大秦只会有更多的儿郎葬身沙场!”
      谈及此处。
      ?公的声音愈加低沉,他接着道:“其一,义兵新法意味着我大秦军队的记功方式会从根本上改变,这必定会大幅影响到军队的战力!”
      “其二,对于赵国的一些俘虏,新法规定我们只能放回,可是那些赵国俘虏转头又会拿起武器,重新成为抵挡我大秦军队的赵军!”
      “其三,老臣若是不对赵国的村落百姓施行焦土政策,难不成还放任他们不管嘛?”
      “无视流民……他们若动则袭扰我大秦的粮草供给线路,甚至是抢夺军粮又当如何!?”
      “万一因此导致前线缺粮,老臣想请教相邦,你难不成要让前面的将士杀马充饥嘛?”
      “而老臣所说的这三个问题还只是一部分,新法带来的其余负面影响不计其数,老臣希望相邦能够给所有前线的将士们一个解释!!”
      ……
      ?公言辞锋锐!
      犹如针尖对麦芒!
      并且他所说的一切,也确实都是实情!
      大秦的古典军国主义机制,是以军功授爵为基础!
      可现在吕不韦的新法,直接把商君定下的记功方式给改变了!
      商君之法只看人头多寡,进行论功行赏!
      简单粗暴!
      吕不韦的新法则以攻城掠地为功,再依据爵位高低进行功劳的分配和擢升,这一定程度上的确会使得军功分配不够透明。
      从而让将士们昂扬的战意有所退却。
      “既然?公你这么想让本相把新法摊开了说,那本相今日就给你解解惑!”
      吕不韦成足在胸的道:“首先记功方式的改变,的确会让我大秦的将士们出现短暂的战力削减。但是只要再给本相一些时间,再完善一下攻城略地,先锋陷阵,斩将夺旗的记功之法!”
      “最多两年,我大秦的锐士们便能够适应新的记功方式。届时,军队战力的影响也就不大了。”
      “至于从斩首记功到新法记功的转变阵痛期,则需要诸位将军能够与本相一起面对,全力安抚军心!”
      ……
      吕不韦针对改革的阵痛期,倒也说的有理有据。
      百官诸公迅速开始分成两派。
      大半依旧无比坚定的支持商君斩首记功之法。
      另一小部分则开始初步试着接受新法。
      吕不韦接着道:“其二,对于赵国的俘虏。自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之后,世人皆知只要在战场上遇见了秦军,无论降或者不降,都是一死!”
      “既如此,敌人也就被我们逼入了一个绝境,他们必须誓死抵抗,不然就会成为我大秦将士的军功!”
      “这么一来,我大秦的锐士们,在很多原本没那么重要的战斗中,却屡次遭遇极为激烈的抵抗,反而增加了我军的伤亡!”
      ……
      嬴姓赵氏,秦赵本是同源。
      奈何战场相遇。
      那便只能:老乡,借你人头,充个军功!
      吕不韦觉得大秦斩首记功的方式,确实让将士们变得更加凶悍勇武,连带着军威大振!
      可是!
      同样也间接导致了所有敌人在看到秦军以后,就只剩下了一个想法,横竖都是死,换一个不亏,换两个血赚!
      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敌人的战力也被强逼着拔高了。
      剑有双刃!
      不仅伤人,还伤己。
      “所以,本相在思索再三的情况下,才下定决心要废除商君的斩首记功,并严令优待俘虏。”
      吕不韦耐心的解释道:“只有这样,无论是赵人也好,魏人或者?人也罢,他们会知道在面对大秦的军队之时,是可以投降的。如此,敌军誓死抵抗的频率就会降低,我大秦军队的战损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优待俘虏,不仅可以占到大义与仁义之名!
      并且。
      敌国誓死抵抗的决心,以及人数都会大幅度削减。
      投降率也会大大增高。
      当然,放归的俘虏转头拿起武器又来抵抗大秦军队,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但总体而言。
      从一统天下的大局来看,优待俘虏肯定比动则坑杀要来的强得多!
      大义即民心。
      民心似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三,?公你所说的焦土政策……”
      吕不韦想了想,道:“回顾孝公时期,在商君赴秦之前,我大秦当时的处境是时刻危在旦夕,五万魏武卒便可破数十万秦军,又有义渠部落的常年骚扰,巴蜀的天府粮仓我们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当时若想让秦国迅速崛起,唯有下猛药!”
      “商君先后推行的斩首记功,军功授爵,以及全民耕战,一切都是为了以最快速度应对当时大秦的内忧外患!”
      “然而,诸公再看看今日之大秦……”
      ……
      吕不韦缓缓起身,尔后他张开双臂!
      “今日!我大秦拥有了七国中最勇猛的百万锐士!”
      “巴蜀的天府粮仓,已然牢牢的掌控在了我们手中!”
      “曾经义渠部落的草场,现在皆是我大秦的养马地!”
      “还有本相主建的郑国渠即将步入收尾阶段,一旦完全建成,便可使得关中四万顷土地形成沃野!”
      “至于当前七国之间的局势,楚国乃是我大秦常年的盟友,?国庸弱不堪,覆手可灭!魏国在本相的数次统兵下,已下数十城

第21章 架空秦王嬴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