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腌?,交出大半梯己买通管事才被分到李王后的屋里。早知今日,何必抢着出头……
童家自从与李王后有了默契,就一直关注着白月城的动静。
童明臻当年进宫时,童老国公暗里送进去一批人。说来讽刺,因为童明臻当年不得宠,还被先王多年压制,这些人没有表现的机会,反而平安留在了六尚局。
宫中的消息很快摆在童律钟的书案上,送消息的管家猫着腰站在书桌前。他并拢双腿,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一边瑟缩着用袖口去擦不断冒出的冷汗。
传消息的人神色慌张,苦着脸求他高抬贵手。“我师傅让我转告一句话。方总管看得紧,为了国公爷,往后两边莫要再往来为好。”
童律钟沉着脸,手中的纸仿佛有千钧重。看到消息的瞬间,他也是火冒三丈,深深替妹妹感到不值。大妹妹为何出宫修行,他再清楚不过。妹妹为了成全儿子的前程选择远离,如今她的儿子却以潜修为由,堂而皇之割舍母子亲缘。大王竟然狠心至此!
童律钟不关心大王对李王后的处置,他看到的是,大王对童家的敲打。大王借此重提旧事,请出被世人淡忘的玉牒,顺势与童家划清关系。
大王不肯将来被童家牵着鼻子走,用童家送上的刀子果决地斩断这团乱麻。
困在潜邸的秦镜听到传言后,彻底熄灭了心底那点侥幸。他教李王后用舆情挟制大王的时候,就该想到被舆情反噬的那天。
梁王府里,胡瑶真切地为孟?感到高兴。她稍早就收到孟?的邀请,算着日子递出请安折子。
二月二,龙抬头。钱益清早入宫,为太子与二殿下主持开笔,开景朝上书房正式开启。
这两个月里,臻儿有幸“陪读”数回,早就打消了与弟弟们一起读书的念头。孟?就提议在九华殿开一个学堂,作为公主的“上书房”,由齐姜和桐雨来主持。
臻儿尚不知道学堂教授什么课程,但听说是特意为她开设的,就高兴极了。
临近中午,崇仪又带着两个儿子回来和孟?一起用午膳。
孟?出月子后,身上也干净了。为了娩出胎儿,女儿生产时浑身的关节随之张开。都说月子里用力过度就会落下关节疼痛的毛病,乳母又都抢着抱孩子,孟?至今只有在坐着时才有资格让人把孩子放在她怀里。即便如此,也只让她抱上一刻钟的时间。
崇仪还是不让她出门,她就每日在殿内来回走步,更多的时候是从东暖阁走到西暖阁看看冬哥。父子三人回来用膳时,孟?从东暖阁走出来迎他们。
平安见母亲能起身,欢快地跑上前围着孟?打转。每天见孟?躺在床上,他心里一直不好受。虽然大人都解释说,母亲是因为生冬哥受累所以需要躺着休息,但他总是害怕。如今见母亲能下床走路,说明身体养好了。
孟?牵着平安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座位。
臻儿不甘落后,立刻指挥宫女把自己的座位挪去父母之间的空隙。
阿满只得坐到父亲的另一边。小太子想起还只会吃奶的三弟,想着再过两年等冬哥也爬上桌子吃饭,突然犯起愁来。阿娘肯定心疼年纪更小的冬哥,到时候平安又要哭鼻子,而自己的位置就更远了……
午膳吃的是春饼,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九宫格食盒,为方便卷饼,菜肴都切成细丝。上一行是松仁小肚、酱肘子、熏鸡;中间一行是摊鸡蛋、肉丝炒菠菜、鸡汤笋丝;下一行是三样素菜,炒粉丝、胡瓜丝、醋烹银芽。
孟?还额外吩咐准备了一盘切成手指粗细的青红萝卜条。她给孩子们介绍说,这是咬春。
“想吃什么就卷什么。萝卜一定要吃。”
御膳房蒸的荷叶饼不过巴掌大小,平安抓起一张摊开在手心里,等着母亲夹菜给自己。“阿娘给的,我都吃。”
孟?为他抹上一层薄薄的酱汁,夹一些胡瓜丝、粉丝、松仁小肚等清淡的小菜。臻儿灼灼注目下,她不敢厚此薄彼,分别为三个孩子各卷一张饼,顺手也给孩子的爹卷了一张。胃里垫了东西,才敢让他们吃萝卜。
萝卜松脆多汁,入口又带着轻微的辛辣。阿满喜欢萝卜条的味道,蘸着鸡蛋酱一连吃下三根。
二五九、故事与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