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三九、废止与封笔[2/2页]

洗花沃雪 乔以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都是为主子办差,当不起这声劳烦。”高斌捏捏手,等指尖活络起来,才解开斗篷。“不过,姑姑怎么问到宣明殿来了?这件事,方总管怎么说?”
      之所以让彤史女官出面,管事们也提前准备了借口。谁敢替太子决定房中事呢……
      “内造府今日呈上新作的绿头牌,但方总管也不知何时进献为妥,所以奴婢才来请示。”杨昕不急不忙的对答,对着高斌低眉顺眼。
      高斌似是而非地点点头,在炭盆上方反复烤着手,片刻才开口。
      “太子口谕,废召幸制。从今往后,每日午正二刻呈上彤史交宣明殿用印即可。”他侧过身,对着大殿的方向拱手。
      杨昕闻得口谕二字,双膝率先拜下。待听完全文,一时间竟忘了接旨。
      君王凭一心喜恶临幸后宫是常事,之前两代君王在位时也不大翻牌子。前半段小周妃独宠,先王见天往她的宫殿钻;悼王那会儿宫里会来事的娘娘多,每日总有新奇的招数,引得悼王在六宫各处流连。
      可杨昕没料到,太子还没登基就先废止召幸制。更让她糊涂的是,彤史自来要加盖两道印。宣明殿与椒华殿先后用印,以掌记宫闱起居。但高斌的话只说交给宣明殿加盖御印,那王后的那道手续呢?
      高斌就知道她有疑问,他自己听说的时候都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体会了太子的深意。
      “蒹葭殿娘娘痼疾缠绵,今后不必为这些事打扰娘娘静养。”登基大典未毕,宣明殿尚不敢称呼太子为大王,因此虽然后宫名分已定,也不方便称呼李王后。毕竟大王还没正名,着急忙慌地捧出王后来,也挺奇怪的。
      可杨昕听着,却解读出另一层意思来。最贴近太子的高总管称呼李王后为蒹葭殿娘娘,叫人不得不疑心其中是否有太子的授意呢……尤其,太子刚刚剥夺了李王后掌管妃嫔承幸的权利。别看彤史只是几行字,可妃嫔的恩宠多少都在其中,若是有幸遇喜,更是查证皇嗣血统的重要依据。
      她并非为李王后感到委屈,反而因为不负使命,隐隐松了口气。杨昕恭恭敬敬地领旨,回程的脚步都轻松起来。
      另一头,司膳也从内造局打听到最新的消息。椒华殿改名懋勤殿,九华殿的匾额只是送去刷新金漆,仍是原名不变。但新出炉的懋勤殿一听就是为皇子们,懋学勤政之所,绝非后妃居住的宫室。
      再加上杨昕带回的佐证,六局二十四房立时心中有谱。只有膳房的好几个脸色不佳,司膳咬牙切齿地盘算着再去一趟奚官局,上次还是太便宜朱玉兰。
      腊月廿八,太子在宣明殿正式封笔,自此至上元节期间不用朱批。
      高斌喜气洋洋地来报,姝元夫人在聿德殿发动了。
      三省六部齐声恭贺太子,只见太子匆匆往后头走,袍角都飞起来。
      “小殿下也知道您和夫人盼得心焦,又体谅您日理万机。这不您才空下来,他就立刻要来了。”高斌追着太子的步伐,嘴里夸个不停。真是个体贴的孩子,挑的日子也吉利。
      崇仪心中受用,又攥起手心,忍不住担心。“早一些晚一些,总是你主子娘娘要吃苦。”
      高斌忙附和着挤出忧心忡忡的表情,可眼角的笑还来不及抿下去。
      “主子娘娘福气大着,这一回也定会母子平安。”
      这拗口的称谓是陆麟的发明,很得太子的心意。前天,陆麟脱口而出一声荣主子。小家伙自己找补,又在后头缀上娘娘二字。
      正遇上太子心情好,只是笑骂了一句不伦不类。
      “罢了,你们从前叫习惯的,一时改不了口也不奇怪。”他吟味片刻,笑得十分满意。“主子娘娘倒也贴切。”
      陆麟塞翁失马,更是忙不迭奉承。“奴才也觉得主子娘娘贴切,又顺口。”
      但高斌私下叮嘱他们,只许潜邸老人在太子和姝元夫人面前称呼。其余人不得攀附。太子是主子,孟娘娘是主子娘娘。好么,这是把李娘娘挤到天边去了。真要传出去,天下人都知道,这家里压根没有李氏的位子。
      高斌要维护太子的名声,但底下哪个不想巴结太子。不出一日,彼此都生出默契。如今宣明殿都管李王妃叫蒹葭殿娘娘,敬称荣王妃为元娘娘。
      太子亲自坐镇,半个太医院严阵以待,聿德殿里外井然有序。
      李王妃闻讯也从蒹葭殿起驾,但轿辇还没走出宫门,被太子派去的人拦在门内。
      “娘娘的咳症受不得寒气,产室又是血污之地,不利于娘娘养病。请娘娘宽心将养,待元娘娘诞下麟儿,奴才立时给您报喜。”
      携裹着冰雪的北风在李岑安的五官上凝结一层冰寒。她还算什么王后!?

二三九、废止与封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