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情绪于浮云痕而言是罕见的,他的神情与心态犹如万丈深潭,始终如一,少有变动。
但是当他见到明酒倚的第一眼时,熟悉之感便油然而生,如飓风般席卷原本平淡如水的思绪,任凭他妄图阻拦,却无从下手。
自六岁之时拜入信然法师门下,成为他的俗家弟子之后,浮云痕便很少踏入那俗世地界,因此这二十年来所见陌生人甚少。
在他现如今仍旧可以被回想起的记忆之中,从未有过明酒倚的出现,今日,便是首次。
极度陌生的情绪至今依然在裹挟着浮云痕,他冷清目光慢慢聚焦,凝视着那摇曳烛火,淡淡说道:“更为准确的来说,是似曾相识。”灯火明灭,让一袭白衣的浮云痕染上了温情色彩。
“是模样,还是其他?”晏楼倦手中精巧手炉散发着暖和热意,让人爱不释手。
“都有。”浮云痕语速缓慢,回答却简洁有力,拨动着众人心弦。无论是模样、气息,亦或是其他种种,皆让他觉得似曾相识。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隔着一层又一层的迷雾,阻遏着他试图探索的记忆,却触不到谜底。
每当浮云痕想知道更多,心底却升起浓烈的窒息之感,忽视不得。
茅白停下捻弄凤眼菩提的动作,原本平和的眉头蓦然一皱,犹如古井般深不见底的眸底闪过惊诧,他忍不住出声,“浮师弟,你还记得师父坚决不让你正式出家的缘故吗?”
茅白的话一出,似乎提醒了所有人,晏楼倦迅速抬眼掀眸,眉眼微动,他自然也听说过这件事情。
浮云痕微微一愣,回想起了那天。
稚嫩的自己须得抬头仰视,才能看清信然大师的模样,他的手掌很宽大、也很粗糙,轻轻拂过他发质柔软的头顶,神情慈祥悲悯,语调平和:“孩子,世间万事皆有因有果,你的因不在此地,你的果亦不在此地。你更不应被困在此地,我这里,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不在乎。”六岁的浮云痕已经初具如今的冷然风华,他神色无波无澜,也不知是否真正理解信然法师的言语。
信然法师放下抚摸他头发的手掌,轻叹一口气,双手合十,悬挂在右手大拇指间的凤眼菩提禅香韵味被风吹进幼童鼻尖。
他也并未因浮云痕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而将其看轻,“既然你下定决心了,我便不再多加劝阻。只是,孩子,你要记住你只是为师的俗家弟子,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沽鹤寺大门口的春色一如既往,吹不尽的微风之中徒留梵音依旧。
尘缘未了,便是答案。
……
思绪被缓缓拉回正轨。
浮云痕眸光闪动,平静答道:“我怎会忘记。”
信然法师说这话时的模样还历历在目
第73章 尘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