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种地会越种越穷,这种言论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同时也很容易被视作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因为这种言论和儒家的传统治国思想是相悖的,同样也是不符合历朝历代以来重农抑商的根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即君王仁德、选贤任能,臣子清正廉洁、德行高尚,做为道德模范让天下百姓各安本业,从而实现所谓的天下大治。
      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型,天下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拥有君子和圣人的道德水平。
      因此儒家非常提倡教化,也就是教导百姓遵守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使人人都成为仁人君子。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人所需要遵循的自身修养标准,用来教化和约束百姓,让没有达到君子的道德标准的普通人向着成为君子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将其与社会制度挂钩,最终实现儒家所谓的“以礼治国”。
      这也就是儒家将百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不同等级的根本理论依据。
      儒家的这套理论制度提出的时候,华夏文明正处在从奴隶制度过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型阶段,因此儒家的这一套统治思想和阶级划分,在当时来说是有其先进意义的。
      也正因为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和制度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汉朝时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被广泛实施并且应用了两千多年。
      然而就像任何先进的东西用了两千年之后也会变得落后而腐朽,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在后世看来是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制约科技进步的,甚至于在大明来说,儒家的这套东西也到了该淘汰的边缘了。
      事实上,如果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倒逼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就像法国大革命那样资产阶级寻求自己新的利益,是能够促使明朝时期的社会体系发生变革的。
      奈何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选择了进化成官僚集团,从而彻底葬送了整??大明,也将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彻底扼杀。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儒家势力的影响力还是很根深蒂固的,想要推动社会变革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绝非是靠着皇帝的政令或者所谓的朝堂改革就能够实现的。
      真正想要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扶植起来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朱瞻??衷谡?蛩憬枳趴?U饧?拢?唇?幸淮纬⑹裕?⑹宰湃么竺鳌??唬??奈拿髡飧鲆丫?有?耸??甑拇?撑└?拿鹘?约旱哪抗馔断蚝Q螅?踩迷?咀愿?宰惴獗帐降男∨┚?每?挤⑸?谋洹
      不过在朝堂之上,这样的话他显然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朱瞻??丝趟?岢隼吹模?故侨贸?⒎趴?=??市斫郴А⒚窕Ш途?Т邮鹿ど桃担?栌煽?K??吹睦?罄创碳ご竺髟?镜纳缁峤峁棺约翰??浠?
      至于说讨论最激烈的开海问题,朱瞻??故敲挥兴狄??娣趴?=?
      海禁这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依旧存在,完全彻底的放开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朱瞻??谂缤炅顺?蒙夏切┓炊钥?5奈墓僦?螅?阏驹诹颂嵋樯枇⑹胁八镜哪且环健
      “设立市舶司,不仅可以管理和规范海商对外的海贸行为,也可以为朝廷征收更多的赋税,打击海商的走私行径,为朝廷增添更多的收入。”有了朱瞻??闹С郑?嵋樯枇⑹胁八镜墓僭弊匀灰簿驼业搅艘揽浚??即笏敛?錾枇⑹胁八镜暮么Α
      对于这些说法,朱瞻??彩潜硎驹尥?模??胶偷溃骸叭肥等绱耍?枇⑹胁八荆?辉市砗I叹?墒胁八窘?泻M饷骋祝?梢杂行Т蚧髯咚胶脱睾5厍?暮5粒?材芄蝗贸?⒋涌?藕=?饧?律匣袢≈苯拥睦?妗
      即便朝廷并不亲自参与对外的海贸,光只是靠着市舶司的征税就足以补贴大明的财政了。
      更不用说,朝廷还能够通过市舶司和海外诸国进行大宗贸易,经营一些普通小商小贩根本负担不起的大额度的业务,从而让朝廷可以从海贸这件事上直接获利。”
      市舶司的设立最初可以沿袭到唐朝,其主要功能还是以检查货物、抓捕走私和收取赋税为主。
      宋元时期市舶司的只能虽然有所变化,但也大差不差,最主要的就是点检和阅实,以及主持祈风祭海。
      也就是市舶司对进出港口的船只进行检查,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
      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在这之后元明清三代的市舶司制度基本上也都是沿袭宋代的制度,虽然稍有调整,但总体上来说大差不差。
      也正因为如此,制度沿袭数百年后弊端丛生,行贿、走私、官员以权谋私等等陋习不一而足。
      不过总体来说宋代的市舶司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整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继续沿用也大差不差。
      所以朝堂上争论的焦点也一直是要不要设立市舶司,设立之后市舶司管理的范围是宽是严等等,对于市舶司具体该干什么,朝堂上倒是没有什么争论。
      而在朱瞻??硎局С稚枇⑹胁八径院C辰?型骋还芾碇?螅?獠糠帜谌菀簿兔挥刑?嗾?鄣挠嗟亓耍??蒙弦埠芸齑锍闪送骋坏囊饧?
      但随后反对设立市舶司和反对开海的人却又好像串联到了一起,在什么人可以进行海贸这件事上又展开了争论。
      一方提议由朝廷甄选大户设立专门的海商从事海外贸易,另一方则表示朝廷不应该加以限制。第六十九章 开放海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