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像谢家二房一样,昙花一现,好日子也过不了多久,谋算别人得来的东西,迟早也有被其他人吞了的风险。
“王爷,统计完了,船有十三艘,其中三艘大船,八艘小船,以及两艘中等船,大船可载两千人,中等船五百,小船则只有五十到八十人。”
程渝先把船收了,觉得还是少了。
不说那些难民,就说她自己的手下,也有好几百人。
到时候系统肯定要发布任务,安排她救人,那时候的难民可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看来还是能多准备一些就多准备。
程渝紧跟着又把仓库里的麻袋收了。
麻袋数量不少,有一万五六千个。
其中有五千个麻袋里装着高粱。
其实大英朝主要种植稻(大米)、黍(小米)、稷(高粱)、粱(黄米)、麦(麦子)这几种粮食,蔬菜以白菜萝卜豆类为主。
油主要是胡麻油,也就是芝麻油,以及猪油为主。
虽然也出现了油菜籽,不过栽种油菜籽的不多。
也就是说。
这时候的粮食主要是指大米、小米跟黄米以及麦子,高粱饭也经常吃,不过高粱主要用来酿酒。
之前程渝收的粮食主要是指前者。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出现红薯、土豆以及玉米等产量高的作物。
光这些高粱,就有五万多斤。
一般一斤高粱可以酿造六两酒,也就是说,五万斤高粱可以酿造三万斤酒。
就说。
在大名府城外城,一日大概能消耗一千斤酒,也就是一个月的事,份量上算不上多,但前提是,所有人都来谢家买酒。
但这明显不可能。
以谢家的商行,并不是卖酒为主,是什么都卖,所以酒并不是大头,日常能卖出四五百斤酒差不多了,这些高粱酿造成酒足够卖两个月。
程渝总觉得哪里不对,干脆问谢芜,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更多的信心。
“谢芜,谢家商行可卖酒?平时囤积的量,是一年的,还是半年?”
谢芜走进来,看见这么多高粱,恍然大悟,明白程渝这么问的原因,他解释说:“王爷,谢家也卖酒,按道理来说,这些高粱只是一月的库存,在灾荒发生之前,这些高粱是正常收购的,一般都会在每年高粱成熟的六月到九月这三个月内,把一年所需的量全部买足,不然其他时候买价格会更昂贵。”
“这里的只是一部分,剩下的应该都送去了酒庄,酒庄那边酿造出酒后,再运送到商行去卖。”
“王爷,你不提我都忘记酒庄的存在了。”谢芜没敢说他把一些小铺子都忽视了。
谢家的商行府城有两个。
分别是内城和外城。
同时遍布在大名府下面的各个县城,以及相邻的其他州府。
之前他们收了外城和内城的仓库,以及谢府。
还剩下的就是城外的庄子有不少的粮食产出,不过,他算过,两个大仓库里的粮食应该是已经把庄子上的粮食运送过来的量。
虽然谢家的商行做得大。
但粮食也是刚做,主要的库存并不在大名府内。
至于酿酒的小作坊,都被他忽
第59章 船跟酒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