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能办起来,不但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出口创汇,更长远来看,周围如果盖了工厂,政府会修路,周围的居民也能就近招工,周围的经济都会盘活,卫轩跟村里已经打过招呼了,听到这里人都傻掉了。
      那不过就是一块贫地,到处都是砂石跟瓦砾,生产队都没用起来,留着能给村民们做什么。
      等他去找港商,人家直接摇摇头,觉得这样的工人他们也不敢请,于是把他叫过去说:“我们公司资金链有问题,盖厂房的事情先等等。”
      本来港商都规划好了厂区的建设,还准备把厂子到主干道的那条路修起来,滨海市的主干道都开始往那边建了。
      卫轩好声好气的劝他们:“钱秘书,这次事件确实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后期我们一定对这个项目整个负责,现场有任何问题,你协调我去沟通就好了。”
      钱秘书是中山人,她摇摇头,说:“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也有些怕,就算这边人工低廉很多,但厂子的运营也是需要环境的,我们老板很认真的考量过,这样的人我们不敢请,万一以后在厂子里头闹事怎么办?
      这些都不提,这些村民也没有文化,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控的,有些人连大字都不认得几个,我真的怀疑我们能不能在这边招到合适的人。”
      生产线开起来,就怕出各种事故。
      闹事的,罢工的,这些人对外资没有敬畏之心。
      过去办厂,人家看你的眼神就不对。
      卫轩也反复跟钱秘书讲了,闹事的只是一小部分,厂里要招工还是很容易的,外资厂工资比国营单位高多了,完全可以从待业青年里面招人,现在城市里大量的待业青年,都在找工作呢,要高中还是初中文化的,随便找,但钱秘书依旧摇头,她离开家乡太久了,觉得自己不够了解他们。
      柳绵绵换好衣服准备去夏家村,听到这话就手一顿,疑惑的看向他:“就是麻村附近的那个厂子?”
      听说规模很大,厂房面积有十多亩,三条日本进口的生产线,工人都要上千起步。
      这个规模,能往前解决至少三届应届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卫轩就点点头,这件事情搞得他怪难堪的,市里面的领导虽然没有责备他,但他自己感受到了挫败感,还有无力感,有时候觉得事情是对的,但做出来没人承你的情。
      “黄了?”
      “还没黄,只是在考虑。”
      “那块地不是离麻村还有点距离吗,都不是他们村的过去闹什么闹?”可真够闹腾的,直接把上千的工作机会跟一条大马路给干黄了。
      还有出口创汇的机会,这可是国内最早的日化全自动生产线。
      “可不就是呢,那一块本来也是规划中的工业用地,最近我可能会有些忙,有个日商的投资我得盯紧点,不能再出这样的事故了。”

第321章 黄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