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没用多长时间,北国皇帝就得到大楚回绝的消息,恼羞成怒,召集各部落的勇士,准备挥师南下。
边境的局势又开始紧张起来,两国的互市取消。
崇政殿内,文武大臣们深知北国铁骑的厉害,正在唾沫横飞地讨论如何对战。
兵部尚书,是一介文臣,主管后勤,两国一旦爆发大战,他可就有的忙了。
“陛下,为何不用炸药?”想当初略阳城不就是因为有了炸药,才得以保全的吗?
既然都有这等神兵利器,何必还要装备那么多箭矢、火油之物。
大家都掏出炸药小黑球,一路扔到北国皇城去,谁敢与之争锋。
“炸药虽利,但最终的战争仍是人和人之间的对战,北国骑兵骁勇,若是小股作战,防不胜防。”李相在一边解释。
兵部尚书大感意外,还以为炸药所向无敌呢。
有的时候,并不是靠着先进的军械装备就能赢下战争的,更多时候要看战士是否英勇,指挥是否得当,后勤是否能跟上。
当然有了炸药,胜算自然更大些。
后勤这块其实问题不大,红薯产量巨大,且不挑地,大楚靠着红薯,终结了各地不举子的现象。
关键红薯可以磨成粉,做成粉丝,易保存的同时,加工也方便。
黑牛所有的顺风快递,现在已经辐射了大楚全境,若是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他们肯定是要被征用给国家服务的。
如此一来,兵力、后勤、物流齐备,这场大战的赢面很大。
大楚一向重文抑武,虽然安顺帝登基后情况有所改变,边军和禁军换防,使得禁军的战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但是问题来了,谁来当主帅?
文官们只会纸上谈兵的多,根本就没有指挥大集团做战的经验,由文官当统帅,实在不靠谱。
而武将们的地位一向都被文臣们压得死死的,指挥一军作战还行,当三军之帅,别说武将自己不敢,便是文官们也不会同意的。
眼看着崇政殿又变成菜市场,安顺帝一拍龙椅,猛地站起来:“朕要御驾亲征!”
“啊?”兵部尚书愣了一下,他刚才好像幻听了。
御史中丞赵大人立刻跪下来,带着哭腔道:“可使不得啊!陛下还没有皇子啊!”
“陛下三思啊!”
皇帝御驾亲征,自古至今也有不少,但是这种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京城都有太子监国。
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皇上战死沙场,好歹还有一个太子能够继位,国家也不会乱套。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安顺帝没有皇子,连个亲兄弟都没有,真要有个意外,分分钟就是内战的节奏啊!
看到又是一堆的大臣在跪地嗑头,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安顺帝有点后悔。
至于他后悔什么,别人也不知道。
安顺帝看到群臣磕得脑门上全是血,只得暂时停了廷议,待到明日再说。
气鼓鼓的安顺帝回到福宁殿,对正皱着眉头算账的张语林说道:“朕一定要御驾亲征。”
张语林迷茫得看了他一会,方才回过神来,点点头道:“想去便去啊!”
谁让大楚平常重文抑武的,如今连个对敌作战的将军都找不到,悲哀呀!
第231章 御驾亲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