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部和腰部的刀伤,伤口因为处理不及时已经感染化脓。
刀伤迫使男人走起路来略显蹒跚,这也正是李嫂看出他身上有伤的原因。但是,李嫂没想到,他的伤势竟然如此严重。
李嫂道:“你稍等一等,俺去外面把门栓上。毕竟你一个大男人,在俺屋子里脱了衣服,让邻里邻居看了不好。”
男人也不为难李嫂,他正色道:“这样吧,治完伤之后,俺也不为难你,你家的下屋借俺一用就行,俺住在那里就可以。只是,你要一天三顿不拉地给俺送饭,还要帮俺疗伤。”
李嫂一听,这男人说话还算有良心,立马答应下来。
李嫂栓上门之后,给“黄大仙儿”上了柱香,借着大仙儿的口,找出了各种外伤药。
当李嫂触碰到男人的身体时,这才发觉这个男人正在高烧。可见,此人有极强的忍耐力,所有表面上的从容淡定,都是他隐忍不发而已。
李嫂点燃高度白酒,把手上的小刀用火消了消毒。用小刀切开伤口后,放掉脓血,然后给男人的伤口部位用盐水清洗消毒,再上药包扎。
也许是李嫂的手法比较轻柔,男人双目微闭,表情由极度痛苦渐渐转为平和。
很快,李嫂给男人的伤口包扎完毕。李嫂道:“俺现在就去下屋为你铺好被褥,你过去休息。一会儿,俺给你熬一碗小米红枣粥端过去。”
说完,李嫂从炕上的柜子里拿出了两床被子,就去了自家下屋,找了个破门板给男人搭了张简易的床,又铺上了被子。
男人穿好衣服,见李嫂都已安排妥当,没有再说什么,径直起身走向了李嫂家的下屋。
没一会儿,李嫂锅里的小米红枣粥已经熬好。李嫂盛出一碗粥,想了想,又抓了一把红糖放进去,这才端着粥向下屋走去。
李嫂一进门,发现男人侧躺在门板上已经昏睡了过去,他脸色通红,正是高热不断的样子。
李嫂扶起男人,吹凉了勺子里的小米粥,一点一点地喂进男人的嘴里,男人机械地吞咽着,似乎对李嫂已然放下了所有的戒备。
为了让男人的身体快些降温,喂完粥后,李嫂又给男人灌进了一碗自制的退热药,这才退出了自家下屋。
掌灯之后,李嫂不放心,披了件衣服下了地,又从炕上的柜子里拽出来一条被子,夹着被子向下屋走去。
男人依旧处于高热中。李嫂没有办法,给他加盖了一条被子后就没有再离开,她一直围着这个男人团团转。
一会儿给他端水,一会儿给他喂药,一会儿给他喂吃的,一会儿又给屋里加个小火炉。整整折腾了一宿,男人的烧才算退去。
在男人熟睡时,李嫂发现男人裸露的手腕处戴着一条手串。这条手串异常精美,由八颗佛头组成,中间以玛瑙隔开,散发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香气。
只是这个男人把这条手串隐藏得极好。此时,不是他已然睡熟,卸掉了所有的防备,李嫂是不会发现的。
第二日清晨,阳光顺着门缝洒进李嫂家的下屋,男人睁开了眼睛,他望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尚在睡梦中的李嫂,眼神里透出了一丝感激。
李嫂迷迷糊糊中,突然发现有一道异样的目光射向自己,她一个激灵就站了起来。
见男人正在看着自己,李嫂道:“你醒了?看来烧是退了。俺去给你杀只公鸡,熬点鸡汤给你喝。”
男人没有说话,只是直直地望向李嫂。
李嫂感到纳闷,把手伸向男人的额头,摸了一把,道:“这烧退了呀!莫不是烧傻了?”
男人突然眯眼嘿嘿一笑,道:“你看我像个傻子吗?”
一句话把李嫂关心的话全都堵了回去。李嫂气闷,转头向门口走去。
男人道:“一只公鸡不够,得两只!”
李嫂恨得牙痒痒,这不发烧还不如发着烧好,病一好,说话就没个人样。
想是这样想,拿了人家的两根金条,总得为人家做些事情。李嫂狠狠心,从鸡窝里掏出两只公鸡,三下五除二,公鸡便进了李嫂家的大锅里。
李嫂心中有顾虑,这无缘无故的家里住着个大男人,村子里人多眼杂的,进进出出总会见到,风言风语地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于是,趁给男人送鸡汤时,李嫂故意说道:“先生,俺听着你的口音,也是山东那边儿来的吧?”
男人咕噜咕噜地大口喝着鸡汤,抽空抬头看了眼李嫂,说道:“嗯,俺老家是山东的。”
李嫂道:“那先生和俺是老乡。俺想着,你住在俺这里养伤,总会让村子里的人看到。要是有人问起,俺就说你是俺娘家哥哥,多年未见,从老家那边儿过来看俺。咱俩得把这口风一致了才行!”
男人停下了喝鸡汤的动作,点点头道:“还是妹子考虑得周到!”
李嫂故作轻松地一笑,道:“那大哥,能否方便告诉俺你姓啥,叫啥名字?”
男人沉思了一会儿,抬头道:“俺姓周,这些年,俺姓啥都快不记得了,你叫俺大榔头就行!”说完,他的目光在李嫂的脸上审视着,良久没有离开。
听到“大榔头”这三个字,李嫂的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这个名字,她太熟悉了!可以说,在他们这一带,大榔头是响当当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二龙山的大当家。
片刻吃惊之后,李嫂恢复了平静的表情,她佯装不知大榔头的底细,轻笑道:“那大哥慢慢喝这鸡汤,有什么事情你就喊俺一声,俺去收拾收拾灶间。”
李嫂转身离去,她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求这祖宗快些养好伤,赶紧离开她家里吧!
大榔头看着李嫂离去的背影,脸上滑过一丝狡猾的笑意。
而此刻,二龙山上的马宁正急得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大当家大榔头和冯昌下山去哈尔滨会友,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杳无音信。以前,大当家的下山,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派人往山上递个消息,报个平安。
可是,这一次却是音讯皆无。
这几天,又恰逢大雪封山,大哥程作昌赶往了天津,这可急死马宁了。
大哥程作昌临离开时,曾千叮咛万嘱咐,让马宁照看好二龙山头,照看好大当家的。这要是大当家的出了什么事,大哥程作昌还不亲手把他劈了。
马宁在议事堂里转了两圈,命令卫子,道:“卫子,你亲自去,带着这帮小子去给山上清理出一条小路,派人把守着,要是大当家的回来,或者是传回什么消息,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是!”卫子答道,带着手下去执行命令了。
马宁走到议事堂门口,对着雾霭茫茫的天空望了半天,担心这鬼天气还会继续下雪。
马宁心想,山上的小路清理干净了,如果再过几天,大当家的还是没有消息,他就要立马派人下山去往天津,给大哥程作昌送个信儿。
这天要是塌了,他马宁一个人可是顶不住!
第140章 大榔头与李大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