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向邹维琏和京师写了两封不同的信后,高承又对投降的李英召部动了刀子。
      无论如何,李英召部已经有二百六十多人卷入的烧杀抢掠当中,其中大部分的抢夺、毁坏财物,高承都代替赔偿了。
      可是杀人强奸这些,总共犯事的有四十三人,全部斩首。
      就是这样的军纪,才会导致明末时百姓畏官如狼,畏兵如虎!
      而高承是打算团结一切力量对待北方敌人的,自然不会让军人这样堕落下去。
      城中百姓不少都因此事很敬重他这位“义武军总兵”,不少百姓得知还有分田,务工这样的好事后,更是高兴地要来王府门口围着看。
      李英召对高承的决策一开始是很不理解的,甚至一度以为,这是高承要削弱自己的军权,让自己彻底沦为一条狗。
      可后来见到那些百姓发自内心地拥趸这些人之后,李英召心中也有了些触动,那些不满也只能隐而不发。
      给邹维琏的信也是催着他梭哈的催命符,上面写的是建昌外官兵被灭,高贼几度夺城,危在旦夕!
      给崇祯的信,则是益王隐隐可以控制住局面……
      高承没有打算继续让大明把精锐都折损到这里,因此,到崇祯上吊以前,他都没打算对“大明”这个朝廷怎么样。
      只是他治下的所有地方,大明官员的权力都被剥夺了个一干二净,每天只能陪着他演这些绥靖的戏码。
      将建昌府的各种反动势力清理了一个遍后,高承将城门拆掉,大炮带走,并且留下了一个把总在这里整顿大局,带着小四千人,向着峡江而去。
      虽然朱燮元和沈犹龙都为了这件事出了兵,但是两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示出来一点攻击性。
      朱燮元倒是认真,派出来两千能战的广西精兵,可是带兵的罗象乾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贪金银钱的好汉。
      朱燮元对军队军纪的要求也是异常严格,罗象乾又是被招安的人,向来受这罪是受惯了的。
      如今囤驻湘南,随时劫掠一下百姓,只要不过弗来山,每五天兴民镇就会送来两千两白银,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这种花钱就可以摆定的敌人,高承并不当一回事。
      假道灭虢的小手段罢了。
      至于攻上犹的广东总兵……他打不动。
      广东兵的武器也算精良,总督沈犹龙带着他们已经剿贼剿了很多年了。<

第135章 峡江决战1[1/2页]